本文是网站小编coco给大家分享关于手的舞蹈教案优秀6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减少课堂上的混乱与不确定性,教案中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尚华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手的舞蹈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手的舞蹈教案篇1
目标:
1、用肢体动作表现烟花燃放的情景。
2、通过合作表演,模仿烟花的情景,体验“放烟花”的快乐。
准备:
1、自选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2、用各种颜色的.绉纸,裁成细长条,数量是幼儿人数的3——4倍,按颜色分类放在筐里,分别放在活动室的四周。
过程:
1、回忆烟花燃放的情景
——放烟花是小朋友在过年时最开心的事了,你们还记得烟花在空中是怎样燃放的吗?
——烟花燃放时有哪些颜色?
2、让烟花跳起舞来
——让我们把烟花燃放的情景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把!
——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舞蹈,鼓励幼儿表现烟花燃放时的动态。
——出示绉纸条,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纸条,设想怎样用绉纸条来表现烟花的样子。
3、欢天喜地“烟花舞”
——请个别幼儿展示烟花舞动的样子,其他幼儿可自由模仿。
——教师将幼儿的动作加以组合,并配上音乐表演。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烟花舞”。
——鼓励幼儿动作到位、节奏正确,能愉快、大胆地表演。
手的舞蹈教案篇2
活动设计
在主题活动《拥抱冬爷爷》中,有许多与雪花有关的课程,如儿歌《小雪花》、歌曲《雪花和雨滴》等。在环境创设中也用了雪花与雪人来装饰,小朋友对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提及雪,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堆雪人的游戏,因此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堆雪人》,意在让幼儿在摆弄雪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尽情发挥想象力。
活动目标
1、能较完整的做《堆雪人》的舞蹈动作。
2、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雪人的不同造型,体验做游戏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堆雪人》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摆放小椅子,并做拍手点头的律动操。
二、复习歌曲《雪花和雨滴》和《堆雪人》。
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天气?
要求:复习三拍子歌曲。幼儿掌握强弱弱的节奏感。感受两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感受。
下雪啦,下雪啦,天空飘雪啦。我们一起来堆小雪人啦。可是我们需要一个很大的场地,要怎么办?(小椅子放到教室后面去。)
三、学习音乐游戏《堆雪人》。
1、学做堆雪人的舞蹈动作。(围着教师跳)
2、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起做小雪人。老师先请一个幼儿来做大雪人,大雪人站在圆圈中间,观察哪个小雪人的动作最漂亮,为什么,再让漂亮的小雪人站到圆圈中间来做大雪人再去找动作漂亮的小雪人。依次轮换。
要求:
(1)乐曲最后一个音定格动作。
(2)唱歌声音、舞蹈动作、雪人造型都很棒。
3、前面看了那么多小朋友的表演,你觉得他们的动作漂亮的就学学他们的动作,或者你有更好的动作,就一起来跳跳看。
4、分组进行练习,每组6个人,选一个动作最漂亮的'大雪人,其他朋友围着他跳,要求同上,一次轮换。
四、。
今天老师看到了好多漂亮的小雪人。等以后,下大雪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堆雪人,给雪人摆出各种好看的姿势。
活动评析:
这堂课幼儿积极参加,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快乐的进行游戏。条理清楚,整节课幼儿不会感到枯燥,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上课时,当幼儿摆出漂亮的大雪人的造型后,我就给他拍个照,一是避免了幼儿持续摆弄一个动作后感觉累,二是提高幼儿的兴趣,这种形式很适合中班幼儿,他们有了初步的审美观念,对自己的美特别在意。我班幼儿在歌唱时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唱歌时遇到会唱的地方就大喊的唱,不会唱的地方就不动嘴,而我在发现这个问题时没能及时指出,这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另外,引入部分还可以用听歌曲前奏的方法,让幼儿从一开始就在一个充满音乐的氛围中,效果会更好。
手的舞蹈教案篇3
活动主题:
?洗手歌》
学习目的:
告诉学生讲卫生、勤洗手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习惯,经过舞蹈的方式帮忙学生加深这一良好习惯,从自身做起也影响他人,同时也提高孩子们的舞蹈表演本事。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卷袖口: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按手放于八点方向,右手在左手旁
向里翻腕,做卷袖子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2、拧龙头: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于前斜下位,向
外转腕,做拧水龙头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3、洗小手:双手扩指,手心相对放于身前搓手,低头含胸,踮脚碎步。
教学步骤:
1、故事进入
此舞蹈属于情节性舞蹈,所以故事情节的描述就十分重要了,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舞蹈的主要资料,并且在故事中让孩子们对勤洗手的好习惯有充分的认识。
2、动作与情节进入
教师将组合的主题舞段教与小朋友,反复练习。后分配各个人物形象到个人,将情节贯穿始终并合理安排动作,必要时教师可变化队形与调度,明确主题。
3、完成组合
待动作与情节部分充分的完成后,配合音乐完成动作,将舞蹈推向高潮。异常要强调的是孩子的表现力和表演的夸张。
教学提示:
1、组合中的表演,需要在真实的生活动态上尽可能的夸张化。
2、教师在授课中要求所有动作一拍到位,干净利落,不要拖沓。
组合情景描述:
今日班里要检查卫生,小朋友们得伸出手让小班长一个一个的仔细检查,她可认真了。看!她来了!小明的手部卫生不合格,小红的.也不合格,小刚的呢小班长凑上去闻了一闻,捏着鼻子就跑开了,又脏又臭的。小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去洗手,里洗洗,外洗洗,指甲缝里也不放过。
待洗干净后,小班长又一次检查开始了。小明的很好,小红洗的很干净,小刚的手好香啊,小白哎小白,你给我看看,检查一下啊!小白迟迟不肯掏出手给班长检查,原先他没有认真的洗手,指缝还是脏的呢!他红着脸的被班长揪了出来。
小班长耐心的又带着小白和全体同学一起里里外外的洗了一遍小手,小白的手干净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洗得白白的,幼儿园里还弥漫着一股清香的气味呢!
小班长让全体同学排好队,又一一的检查了一遍。这次,每个小朋友的手都是又香又干净的。同学们竖着大拇指,在向教师炫耀呢。耶!!!
歌词:
卷起两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洗手心,洗手背,再撮一撮手指头。
手的舞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
能力目标:为舞蹈创编积累舞蹈语汇素材。
情感目标: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踢踏步组合风格特点;
难点:把握在每个动作中都要有颤膝的动作在里面。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热身活动:腿部、腰部拉伸练习。
二、复习导入
(一)颤膝练习(4×8拍)
(二)踢踏舞基本舞步:(各2×8拍练习)
1、刚达
6、嘀嗒步
2、退踏步
7、七下退踏步
3、抬踏步
8、悠踢步
4、第一基本步
9、连三步
5、第二基本步
(三)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四)让学生们谈谈:经过前面的学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
三、新课教学
(一)教师随音乐做踢踏舞组合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连接。
动作顺序:
1、原地跺右脚1×4拍
2、退踏步1×8拍
3、七下退踏步2×8拍
4、基本步2×8拍
5、抬踏步1×8拍
6、退踏步2×8拍
(二)通过刚刚的舞蹈组合,请同学们说一说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点。
1、舞蹈身体前倾,重心偏前;
2、动作轻便灵活,朴实自如;
3、舞蹈时膝部松弛,步伐灵活。
(三)慢动作讲解、示范,学生根据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进行模仿、领悟,进行重点突破。
(四)分组合作,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练习,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
(五)生生对比,师生对比学习
1、生生对比,组内学生之间对比看谁做的更好,对比动作,自己纠正。
2、师生对比,看看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位是怎样配合完成的?
3、自我对比,面对镜子自己练习,纠正细节动作,把握藏族舞蹈风格特点。
(六)班内表演展示
1、全班在老师带动下随音乐完成踢踏舞组合;
2、随音乐小组内编排;
3、分组班内展示,鼓励学生运用舞蹈中的眼神,处理舞蹈中的感情。
三、课后巩固
课后按要求完成课堂所学内容的练习,熟记动作的连接,要求能有感情的表演舞蹈。
四、课堂小结
要想准确的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作要领,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与思考。本节课的只是希望学生通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的学习初步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为舞蹈创编积累语汇素材。
手的舞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
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勾绷脚》组合
双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
要求: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勾脚
动作: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
要求: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手的舞蹈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们初次见面,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听。(幼儿欣赏音乐)
师:喜欢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教师边拍手边有语言轻轻提示)
师:拍了几下手?也就是有几个乐句?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
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24)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今天学的开心吗?原来大家一起跳舞是件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好吗?
最新范文
手的舞蹈教案优秀6篇06-23
泡泡龙的教案通用6篇06-23
泡泡龙的教案模板8篇06-23
桥游戏教案推荐8篇06-23
泡泡龙的教案推荐6篇06-23
泡泡龙的教案6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