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培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4-09-18 09:56:35 投稿人:kaka003

本文是网站小编coco给大家分享关于北大国培心得体会5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见证,心得体会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有更充分的准备,以下是尚华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北大国培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5篇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篇1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本书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大国崛起读后感800字(3篇)大国崛起读后感800字(3篇)。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本书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篇2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篇3

很多人都想得很简单:工作就是为了养家活口,图生存。当然这是基础的,但如果一味变成为“为了赚钱而工作”就无法体会工作的乐趣和成功喜悦,无法获得更多的提升,成为一个“上班奴”。俗话说的好: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让赚钱的目标与自己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有梦想才会有动力,也不至于虚度光阴。在工作过程中还要解决好“心”的问题。高尔基曾说,“工作是快乐时,人生便是幸福;工作是义务时,人生便是苦役”。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受到挫折,让我们体会“进退”的深意,有时候有贵人相助,助我们锦上添花,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要从容去面对。

工匠之道就是把理想变成价值的思维法则,成败在一念之间,从改变念头开始。五大正念中首要为先做人,后做事,用小约翰拼图的故事,一语双关:“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岁月悠悠,人要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情并不容易,堂堂正正做好一个人更不容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要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的统一起来。

时下,社会上一些人对工匠嗤之以鼻,认为工匠是傻子。他们觉得把工作做完就行了,精益求精做什么?干嘛非要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干嘛非要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也有一些人虽然敬佩工匠,但理念信念淡化,不愿付出劳动;但更有一部分人,凭着内心的信仰与追求,身体力行学习大国工匠,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创造更大价值。就像央视新闻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讲述不同岗位劳动者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这是一种值得社会尊重的职业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品质。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篇4

地平线被刷成金黄色,黄昏似一老妪,拄着拐杖,脚步轻盈地把缕缕最黄艳的暮色撒在天边,撒在土地上。农民伯伯戴着草帽在地里干活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老人,那位把毕生经历都放在杂交水稻上的袁隆平爷爷在天边露出慈祥的微笑……

1930年9月7日,一阵啼哭打破了产房的宁静,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会是未来人们的救世主,也没有人知道杂交水稻每年可多养活约一亿人口。抓周时,他抓到了水稻,从此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注定了他一生的绿色农业梦。

1950年,袁爷爷已经研究出了高等、产量大的西红柿、马铃薯等。之后,他不顾世人的嘲笑,走上了杂交水稻之路。饥荒迫使学校停学,他看到了小女孩儿将一张饼紧紧地搂在怀里,他看到了小女孩儿扶着墙走不动路,他看到了一小袋干粮悬挂在高高的房梁上,他听说了人到死前也未曾动过一口干粮……这一幕幕的发生,他怔住了,这更加坚定袁爷爷的梦想。袁爷爷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他手上轻握着这株“败育型雄性野生稻”欣喜地笑着,这是他前进的动力,袁爷爷细心地做了几盆实验,可是好景不长,文革又开始批判袁隆平。在袁爷爷干活的时候,红卫兵把他的心血毁灭了,听到这个消息,他赤着脚立刻跑回了家里,他的眼神是那么无助,但这也没有能打破他前进的意志,袁爷爷继续细心地研究着他的实验田。可是一次大雨再次摧毁了他的心灵,在狂风暴雨中,他义无反顾地冲向那片稻田,看到眼前的一切,他扑向那面目全非的稻田,嘴里嘶吼着:“这是谁干的!谁干的!”他抓着那一株残留的水稻幼苗,眼里尽是委屈和伤心,雨水顺着脸颊和耳垂流下。他抓住了最后一丝希望,坚定地继续搞农业,可这次袁爷爷又失败了,没关系,再来!再来一次!成功了!他成功了!全国人民看着报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他实现了那句话“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依然朴实无华,依然穿着最普通的衣服,骑着普通的电动车,庄稼地里的真院士,农民百姓的心上人。他不是小鲜肉,但他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神!

家里的老人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说到饥荒他们眼里还流露出几分惶恐,“挨饿挨怕了”。袁爷爷在5月22日午饭过后去世的,他看着孩子们吃了饭才离开的。疫情当下,国粮紧缺,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让袁爷爷担心。我们会继续传承袁爷爷的意志继续谱写这美丽的华章。希望大家在吃饭闻到饭香的时候,不要忘记这样一位心系百姓温饱,一生鞠躬尽瘁的老人家——袁隆平。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篇5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车马慢,书信慢”的时代早已远离我们。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制造业大国,现在许多企业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可以忽视“工匠精神”,导致中国人到日本等地批量生活必需品,甚至马桶盖、剪刀也寻求“日本制造”,远离中国制造业。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环顾四周,浮躁的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顾洪忠大师一生追求完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再做第二份他做的《夜宴图》的木板,因为他做的太精致,太难。他用1667块木板做成,先打印,不适合修改,所以重复一年半,坚持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惊叹。正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我们才获得了这样的`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持、感受和实践。她精心坐着,几百个小时做出了世界精美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好评。她愿意静下心来做事,做布艺术就像练习一样。另一方面,我们的制造业迫不及待地想在一个小时内制造成千上万的次品,让中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如果有金大师一般不顾浮躁,只专注于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肯定会大放异彩。

陆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碗内涵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没有一盏有感觉的灯?是的,现在文明促进文明太快,没有时间体验传统文化的美,不能做中国感情,甚至少数,所以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冲动做产品,慢不是坏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工匠精神,融入产品,回到中国总是“向外看”的眼睛,让中国制造有一天成为每个人购买的第一个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最新范文

北大国培心得体会5篇09-18

超市工作总结与心得体会推荐5篇09-18

512防灾减灾心得推荐5篇09-18

参加团干培训心得体会5篇09-18

军训后的个人总结7篇09-18

会计制度心得体会5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