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学语文暑期研修观课报告(锦集15篇)"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小学语文暑期研修观课报告(锦集15篇)由网友“哒哒哒哒”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暑期研修观课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学语文研修观课报告
在XX教育基金会、县教育局领导和各乡镇学校的支持下,XX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学习(1月26日——30日)已圆满结束。现将研修学习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参加这次集中研修的老师共100人。其中名师工作室成员10名,学员50名,主持人1名。除工作室的61名老师外,还择优从乡镇学校挑选了39名年轻骨干教师参加。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教学互动。态度认真,成效明显。
(一)针对性强,准备充分。本次集中研修是在充分调查工作室老师的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围绕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来组织,兼顾校本研修和教育科研。为筹备此次集中研修,教育局教育股专管名师工作室的朱老师从场地会场选择、日程安排、教学组织、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都作了周密安排。工作室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较好地保证了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本次集中研修以同课异构为主,突出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和作文教学这一主题,设置了4个讲座,10节课堂教学(4节阅读课,2节低段古诗教学,4节作文课)。整个安排比较系统全面、科学有效。
(三)同课异构形式,更好地促进学习吸收。为了更好地培养名师,服务教学,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聘请名师。这次聘请了云南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洁老师、钟兴老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昆明市五华区普吉小学校长分别作阅读作文、教育科研、校本研训的专题讲座。这些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确是相应学术领域的权威,他们视野广阔,造诣很深,表述引人入胜,语出惊人,学员反映讲课效果非常好。二是同课异构。此次工作室集中研修主要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在同课异构教学中,老师们通过看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和演绎,促进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达到了取长补短、智慧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三是多维度评课提升了研修的水平。在看课之前,依据陈洁名师工作室“多维度评课”的要素和要求,提前对看课的侧重点进行了分组分类,并要求各小组在看课后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多维度评课,促使教师更深入地参与教学研究,也促使老师们深层次地思考课堂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研修由浅表化向纵深推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四是信息量大。4位名师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述,10位上课教师的精彩课堂,每天8个学时的学习,让老师们与自己平时的教学产生了交互比较,思想产生了碰撞,从而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四)严格纪律,日常管理严谨。为确保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效果,我们按照“从严治学、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方针,十分重视对本次集中研修班的规范管理。专门修订了一整套为学员量身定做的考勤规定、课堂守则、效果反馈、培训考评等规章制度,并注重抓好落实。一是实行专管人员全程陪学,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规范课堂秩序,加强培训期间必须每天写参加培训心得体会,并上传到“石屏县骨干教师培训群”。三是以高度的责任心,牢固树立服务观念,不断改进后勤保障工作,尽可能给学员的学习、生活与活动提供比较满意、周到、全程的服务。
二、主要收获
工作室成员董XX老师在研修总结时深有感触地说:“未参与集中研修前,自己是一个长着绒毛的小毛葫芦,经过五天的培训,绒毛已逐渐退却,相信在本次知识盛宴的滋养下,自己将会长成一个大葫芦,具有自己的光泽。”普XX老师说:“参加这样的集中研修,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心中感到十分充实。”我想,这可能也是全体学员的心声。
1.提升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好多老师都在心得体会中讲到通过培训,深深地认识到校本研训对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认识到阅读教学要依据课标,根据学情,抓住重点,上出特点。特别是陈洁老师“作前唤醒,作后指导”的作文教学主张,值得好好去实践和研究,以避免学生习作千篇 一律的现象。同时,也对各种习作教学流派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观课还得本着一种吸收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这才是最好的方法,切不可邯郸学步,连属于自己的那点东西也丢失了。
2.洗涤了教师的心灵,净化了教师的灵魂
好的培训无疑是一桌知识的盛宴,是一顿灵魂和精神的大餐。好多老师在培训总结中提到要“坚持”和“行动”。一名学员写道:“主动、坚持”这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如果凡事都能如此,那真的就是世上无难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养成学习习惯,保持思考的状态,我还需做个践行者。工作室主持人在《行动与坚持》中这样阐述:柏拉图甩手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天,当这个故事再一次被提起,我又想到了“坚持”这个词,昆明市五华区吉普小学的邱崇儒校长之所以能带着一个被边缘化的学校从衰落走向强盛,就是坚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校本研训,坚持创新管理……是的,人生,跨一步并不难,那我们就跨一步,再跨一步,一步一步地朝着理想走,最终会成就未来,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3.同课异构促进了教师深层次的反思
同课异构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本次的作文、阅读、古诗同课异构,除了达到上课教师智慧共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外,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对平时教学行为的深层次反思。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学员在认真分析了两位老师上的《西门豹》的利弊后,感叹道:同课异构,好!因为它的目的不在于分出高下,而在于思考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将会提供更多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共同谋求发展。
4.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研究能力
学然后知困,思而后有进。通过学习、反思,老师们认为在专家、名师的讲座、课堂上学到了许多关于教学研究的方法,如钟兴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科研》讲座中的具体的研究方法,邱崇儒校长的校本研训的方式,昆明温颜博老师的“作前唤醒,作后指导”方法等。本次的同课异构,工作室的5位老师参与了上课,与来自省城的老师同课异构,压力大,动力也大。上课老师准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其次,老师们亲自实践了多维度评课,也真正认识到该评课方式的好处。特别是在多维度评课中,各组老师观察的角度不同,所折射的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让老师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教学,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几点体会
1.教师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层次的培训
5天的培训紧张有序,累并快乐着。看着老师们听讲座时欣喜惊异的神情,作为组织者的一名成员,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老师们的交谈反馈来看,培训是很见成效的,老师们的确是受益匪浅。高层次的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相信这次培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必将影响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行为。
2.精神的熏陶需要不断的强化
作为一名教师,职业道德永远是放在首位的。但在长期重复的工作中,职业的倦怠会消磨老师们道德的基准。此次培训,给老师们留下印象深刻是邱崇儒校长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和坚守。同时,也被陈洁老师的精神所打动。一位将近退休的特级教师,一整天8个小时的生动讲座,其知识厚度与功底绝非一日之功。是的,再好的理论也要行动,再简单的方法也要坚持。本次培训,留给老师们的精神上的启迪,将会影响教师今后教学生涯中的分分秒秒。
3.只有扎实的培训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本次专题集中研修与以往县上所有的培训不同,要求严,管理好,扎实有效。每天要写培训听得,要记笔记,关键是时间控制特严,专家不到点不下课,学员到点就必须提交学习心得反思。除此之外,每天的点名制度,在约束了学员的同时,也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四、结束语
教师的成长有赖于肥沃的土壤,作为名师工作室,尽量为成员、学员提供成长的土壤是义务,也是职责。打造骨干教师,教学实践和理论培训同样重要;打造骨干教师,专家引领和严格要求一样;打造骨干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渊博的知识一样重要。名师,需要知识涵养的浸泡;名师,需要高压熔炉的锻造。
篇2:研修观课报告
在本次小学数学远程观课评课学习中,我收获颇丰,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观课中我认真学习了四节不同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各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颇深。授课老师娴熟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驾驭课堂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养,使我受益匪浅。
四位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扎实,都认真研究了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的设定准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会知识。
他们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教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度高,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拉近了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们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运情境,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将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新知识的建构更加自然顺畅,真正是水到渠成。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灵活多样,寓情感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
在教学中,从课堂组织来看,四位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并做了大胆的尝试。情景教学,任务教学,合作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理念的运用,使我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了更深的领悟。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效果显著。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在课堂上老师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探索新知创设条件;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抓住教育的契机,并时时加以指导、点拨。吴老师每节课都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找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们真的是把教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模式技巧做为一节课的中心,孩子们能把一节课的时光用在学习这样的事情上,真好。其实无论问题从哪来,无论是什么问题,过程都一样:理解题目,选择合适的策略,解题,分析。这些基本的步骤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出这一辈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课堂上学到的那几道题目孩子们会忘记。而他们学到的这套解决问题的技巧都将派上用场。
通过此次的观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学习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兴趣,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延伸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我认识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分析学生。在活动设计的时候,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关注。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只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和方法就会得到了不同程度培养和发展。通过教师的有序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就能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篇3:研修观课报告
年月日和日,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到清远市参加由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年广东省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大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广东省韶关、珠海、梅州、清远等个地级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深圳市石岩公学小学部的张永华老师上一年级《左右》,张老师在课件里呈现卡丁车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张老师从卡丁车游戏,激发兴趣——联系自身,体验左右——游戏操作,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张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分辨左右之后,还编排了“左右操”,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张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上下楼梯、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动画,体会生活中左右的相对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意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张春娜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创设“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从“羊羊们喜欢哪些球类运动?”——“怎样求平均每人拍多少个球?”——“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平均数?”的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两天学习,共听了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如李教授在点评时所讲:“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篇4:研修观课报告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位教研员老师来我校听课,三种课型各听了一节,借此机会,我们全体地理组成员也跟随鲁老师听了三节课,并听取鲁老师评课,收获甚多。
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市教育局深化课堂改革和我校提出课堂效率最大化要求之后,老师们的课与原来所听到的有所不同。
1、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
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并在一节课中,根据自主性探究性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2、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教师、学生融为一体,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在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文字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的作用是讲解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并以此作为教学成败的标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是“学生带着教材和问题走向教师”,教师更多时间是成长发展中的观察者,活动过程的设计者,解决疑难问题的帮助者,是向导和顾问。
3、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掌握,更重要是运用,让教材成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由“教本”转为“学本”。贺贵山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真正把教材当作了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了教材顺序。
4、教师不再独霸课堂,留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老师“讲”的时间在减少,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间,师生互动有序,课堂效率提高。
5、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刘洋的复习课上,能够在学生区域地理知识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授人以渔”,讲方法、理思路、归纳模式和规律,有讲有练,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学透一个区域可以面对全世界的任何区域,实属不易。
教研室鲁老师听过课之后,提出建议,把预习的环节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讨论和回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插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两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
篇5:研修观课报告
随着对“新课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体育知识,所以体育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体育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体育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在体育课中把体育技巧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技巧作为学生会不会体育的标准,不但偏离了教学体育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体育惧怕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体育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体育热情和信心。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体育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感受,逐渐地喜欢体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教,死板的讲述体育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也无法令孩子们喜欢。我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许多与传授体育技能有关的小游戏,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创想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甚至连刘翔跨栏的动作都出现在了课堂上。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设计好课堂教学的环节
一堂课四十分钟,是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最重要时光,把握住这四十分钟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首先,一个良好的开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头的设计上应该注重新颖,吸引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他们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课堂上来;其次,各环节的衔接要巧妙,使课堂教学流畅自然,各环节自然过度,保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且不中断学生的思路,易于学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结果的处理,让学生有一种精彩的感觉,就如同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体育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使学生意犹未尽,期待着下节课的到来。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认为现在的教学重要的是去“做”。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们要使学生乐意与自己合作,不应把目光盯在道路尽头教学结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导学生在道路上如何前进。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到自己在这场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让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尽快适应“新课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让我们为自己和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
篇6:研修观课报告
4月22日,我们一行51人来到了xx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五天的xx县首期名优师高级研修班,学习了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面的有关知识。
五天的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六个小时的学习,晚上还要小组讨论,办简报,写体会,但是我们的学习劲头十足,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专家的博学让我羡慕不已,他们个个满腹经纶,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丰富的案例信手拈来,举手投足之间皆是大家风范。我不仅领略了专家们的风采,学到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几年,我一直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困惑。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由新手教师向熟练教师转变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模式引领,二是由熟练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个体引领。我正处于第二个阶段,仅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再有建树。而就此停步不前,又不是我所愿。此时有机会参加这次学习,无疑是及时雨!
魏教授在讲课中讲到,一名教师,要有自我,要认清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要做鹦鹉学舌般的教书匠,要向高层次的教育者发展。那么,要想脱离匠气,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我该做些什么?
文化对教师有塑造作用,教师的文化,刻在骨头上,印在血液里。要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持之以恒地读书,一定会终生受益。每一位名师都善于读书,我要向名师学习,让读书和写作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新手教师之间的区别在于教学技能,优秀教师之间的区别在于教育哲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唯一法宝。我要建立自己的反思日志,把灵感留住,把想法留住,多与同事交流,在交流中提升自我,激发智慧。
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实际情况,从小课题入手,逐步进行教学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近期我的专业规划:精心打磨一节课;精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撰写教育心得;研究一个教育问题;及时积累资料;充分利用本次学习的资源,勤与名师交流;克服自身羞怯的弱点,主动与专家联系,有问题及时向专家请教,争取再上一个台阶。
一个优秀的教师,永远在路上。我,现在就在学习的路上,向着远方的名师,一步步前行。
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学习,是我之幸。五天的学习结束了,但这只是开始!感谢领导为我们专业提升搭建了平台,感谢专家们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我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真正让所学落到实处。
篇7:研修观课报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而 “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类的一般水平。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呢?
一、认真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驾驭课堂教学的根基来源于备课,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个环节的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决定着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优劣。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教材处理、确定教法,做到心中有幼儿、心中有教案,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一)制定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
我们的教学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来进行,为教育目标服务,所以目标的制定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不能与幼儿的发展相悖。如果目标过于笼统、不够具体那就形同虚设,很难通过一次活动完成这样空泛而缺乏的操作性目标,而这种状况往往会造成幼儿学习的无目的性、教师指导的盲目性和缺乏针对性。
在制定目标时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其次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可测的、可评价的,切忌太空太大。同时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个活动能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如果教师选择的教材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就能领悟教师的教学意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有助于幼儿掌握方法、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师设计教学时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各种技术手段,让幼儿利用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集体与个别的学习、操作、辩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1、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教师在设计时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每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某种特定的教学条件来实现它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种方法的功能、局限性,进而合理选用。不同的形式完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比如认识拉力和弹力时,如果我们只是告诉幼儿什么是拉力什么是弹力,孩子的记忆是短暂的。如果带幼儿组织一系列活动,为幼儿提供具有两种力的物体,引导幼儿探索发现,让孩子从实践中找出这两种力,孩子就会兴趣盎然,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孩子的受益是截然不一样的。
2、由于幼儿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学习目标不同,各种学习的内容、方法、要求不同,教师间也存在种种差异,优势不同,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时要灵活多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所以我们要依据目标来选择内容,不断变化学习形式选择方法,为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机会、创造有效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准备充分有效的教具和幼儿操作的材料
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动手操作是幼儿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教师课前根据教育目标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具和幼儿可操作材料等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准备新颖教具,吸引幼儿,选择课件还是图片、实物等都要依据活动的需要来确定。
2、教师提供的教具和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讨论、探索,得出结论。
3、操作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简便有效,尽可能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以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来确定学习材料。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
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以实现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和积极发展情感的课堂里,教师的课堂执教水平和能力尤为关键。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个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益处,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
1、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教学。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幼儿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相信幼儿,只有把情感因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教育任务和教育设想整合起来,为幼儿提供有的说、想说、有机会说、敢说的环境,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形成强大的合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增加自信心,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要使用艺术性的语言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语言来组织教学,引导幼儿探索,实现教育目标。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语言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说话态度要和蔼,声音要动听,给孩子亲切感,做到新颖、准确、清晰、规范,具体明确具有启发性,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引导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深入考虑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层次和递进难度,激发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吸引幼儿,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3、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寓于游戏之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时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样既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幼儿的潜能和创造性才会得以充分的发挥。如在练习近平衡的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找果子的游戏——熊妈妈饿了,走过小桥,爬过山坡,跨过小河,来到树林,开始找果子,让孩子在游戏情境中乐意体验尝试各种体育器械,玩得开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很自然的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核心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幼儿主动参与和学习的过程,使幼儿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学会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感知、激发好奇心、保持注意力,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关切、增强幼儿的信心、获得认真学习的精神动力”。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对感兴趣的游戏百玩不厌。因此,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新的“刺激”,引起幼儿的深度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融入课堂教学,产生情感体验,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并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汲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积极的价值倾向,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反思和评价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教师对每一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是否吻合、幼儿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寻找自己的闪光点,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激励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评析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只有让教师了解了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才能找到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和方向。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还可以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中互相学习增进了解,在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激发内在的需要和动力,找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之,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教学情境,以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地分层递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提供机会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语文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第四次参加省里组织的高中教师远程研修了。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与全省的教师们一块交流,一起成长。看到一篇篇那引人深思、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相信,那字字珠玑凝聚的是老师们的努力与坚持。我看的越多,就越发自惭形秽起来。是啊,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太重要了。要想不误人子弟,就要不断学习。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懒”,培训督促我,让我不断进行反思与思考,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而可行的教学方法。远程研修让我烦躁的心沉静下来。我体会到,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开展,对我们老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须博学多才。以前语文老师教过一轮教材之后,就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现在选修教材很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之后,仅熟悉教材对语文老师来说远远不够应对目前教学的需要,老师应博览群书,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把握语文教材。
二、须独立思考。选修课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不能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而应不断更新观念,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善于思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更多善于思考的学生。
三、须拓展补充。我们语文老师应勤于动手,围绕所开选修课程搜集资料,及时补充各种信息,通过扩展老师的视野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让我们成长,反思让我们进步。在远程研修学习的过程中,每天按时观摩学习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老师们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认真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尽可能多的阅读老师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班级简报和课程简报,对每一点感悟都作了认真的记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力争做到:
1、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认真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在思想上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我们要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学生的独特性和教育的统一性应该是相互协调,不可偏废的,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独立个性的新人。
2、建立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所学的一种反馈,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一种激励导向的作用,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原因,调动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因此,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学生。不能片面的强调成功和不足,也不能所有学生用同一个尺子衡量,要合理界定。
总之,远程研修虽已结束,但我获得理论后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虽然培训并没有为我扫清新课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但却为我点亮了路灯。老师们深邃的智慧,坦诚的交流,真诚的指点、丰富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使我们深深的感动。参与研修的所有老师们真诚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篇9:小学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的高低和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李凡老师的这节课上,教师利用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听完李老师的课,如雷雨过后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李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特性:
一、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快!
雷雨是夏日的精灵,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雨的资料,如拉家常一般,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为深入学问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识字教学,灵活多样。妙!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李老师在这堂课上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并且方法灵活多样。首先李老师引导同学说出,之前学生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去偏旁、结合动作等。最后李老师进行了集中识字,其中把虫字旁的字集中在一起:蜘、蛛、蝉、虹,集中分析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些什么,分析出注意的事项:宽窄、高矮、笔画、穿插。其中重点强调了穿插的写法。并反复强调了写字坐姿。
三、课件丰富多彩,紧扣文本。美!
在教学中,李老师是个有心人。在教学写“雷雨前”这几小节中,教师先让学生看多媒体——雷雨前的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此时的景象,接着抓住重点词语:满天、黑沉沉、压、垂等词语进行体会,让学生再次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用话语点拨,用激励评价,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词语理解(“压”“垂”、“越来越响”的理解)、句子理解、积累运用融为一体,收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综合效果。
四、演绎情景,多样练读!精!
李老师的课上还很重视学生的体验,如:让学生学做大树,当狂风吹来时,学生的手臂就是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止,而老师对着这些摇摆不定的大树进行采访,学生连连说“风太了,我停不下来。”“我快要被吹倒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这时他们就是大树,他们就是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那只逃走的蜘蛛,周老师也让学生说说:蜘蛛,你为什么要逃走啊?学生也很自然地自己的角色变成了蜘蛛,以蜘蛛的心理表白着自己的害怕。这样的移情体验,这样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入情入境,也学得津津有味,而且这样的设计也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总之,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课设计便以“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的心智活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篇10:小学音乐研修观课报告
远程研修接近尾声。本次研修我观摩学习了季佳斐老师的《蓝色的雅特朗》、丁妮老师的《木瓜恰恰恰》、宋春连老师的《白桦林好地方》、温玉婷老师的《我是小音乐家》、《时间的歌》和祝华慧老师的《红眼睛绿眼睛》六节课的观课评课,学到了很多,感触也很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通过观课发现本次研修中每位授课教师都很优秀,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楷模。几位老师的音乐基本功都很扎实,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清晰、明了,有着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音乐课。其中,《我是小小音乐家》这一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下面我就这一课浅谈我的几点认识。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亮点:
1、温老师先是通过一个“听辨乐器,比比谁的耳朵灵”。分别出示3种乐器演奏的声音,学生们都能很快的说出所播放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通过让学生看看乐器的图片,听一听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对歌曲中出现的乐器有个较直观的认识,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温老师的这种设计我很赞同。
2、教学重难点突出,温老师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单独抓出,个个图片,例如“勃隆砰砰砰......”这一乐句,不论从曲谱、节奏还是歌词,教师都做了细致的处理,学歌曲之前先采用了让学生练习节奏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节奏这个难点突破,接下来学歌就是相当容易了,有循序渐进的效果,学生掌握的也是非常扎实的。
3、在学唱歌曲时候,真正让学生欣赏原唱,温老师采用分段教唱歌曲,并且先放慢速度,在容易唱错的地方我特地反复练习,如“我吹起法国号”处,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都能把这句准确的唱下来了。对于吐字不清晰,先放慢速度让学生跟琴,发出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再慢慢提速使学生熟悉并适应。等唱完第一段,再练习唱第二段和第三段,也是用先放慢速度,再加快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设计,这节课的难点基本解决了,学生也能比较好的把这首歌曲唱下来了。在旋律题中,在“跳”后面加上“ao”,让学生非常容易掌握,效果也挺好的。
4、教师适时的评价孩子,教学评价语是非常到位的,较好的营造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学生乐于参与的目的。
5、在歌曲的创编环节,教师先是引导学生说出中国有哪些乐器?然后用课件出示“我是小小词作家”,让学生轻松的去创编。
温老师的这一节课,从点到面,部分到整体,从个个难点的突破到顺理成章地有节奏,有感情的学唱,都有种“循序渐进”的感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是比较高的,学生在这一节课中能较好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建议:
1、在最后的创编歌词的环节,学生没有大胆的创编,思维没有完全打开。
2、可以在歌曲学唱的比较好的情况下,加2--3分钟的欣赏,这样也许会更好。
3、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可以先放慢速度,学生熟悉之后再加快速度。
总之一句话,温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很大,学到很多。
篇11:小学音乐研修观课报告
教学中,刘老师给我们展现了非常深的教学功底,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学领悟深刻。结合专家们给出的点评,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视唱能力、发展学生听觉能力,向着专业化音乐教学方向发展。
《叮铃铃》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音乐特色。歌曲的主要难点,一是曲谱中出现的变化音(#5)、装饰音(前倚音、下滑音);另外一个难点是歌曲后半部分的合唱。课堂上刘老师先请学生听辨小三和弦la(低音)、do、mi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并用这三个音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尽量地体会小三和弦的音乐色彩(展示学生创作的曲谱)。然后,老师把《叮铃铃》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第一声部的前六小节展示给学生(展示曲谱),学生发现这个旋律也是由la(低音)、do、mi三个音组成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由小三和弦la(低音)、do、mi组成的旋律的音乐色彩的感受,大家进行了视唱。之后,刘老师启发学生为这部分旋律编配第二声部,体现出孩子们的超高的音乐素养!而且,很快让孩子们用二声部演唱出来,效果简直是不可思议!之后进行的两个声部的曲谱视唱,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的比较好了。种种练习,都是围绕着la(低音)、do、mi三个音进行的,唱和弦、创编旋律、为旋律编配第二声部、听音记谱等多方式、多练习,由浅入深,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各种训练,增长着音乐技能。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教学中,也是采用了融知识学习于歌唱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请学生演唱含有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旋律与没有变化音和装饰音的旋律,并且将这两条旋律进行比较,感受它们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来认识变化音和装饰音,演唱非常好。
二、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更好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两位专家提到:“刘老师在学生演唱歌词的时候,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歌词中的象声词(:似牧童在吆喝、哗:似琴弦的弹拨等)的出现所表现的情景,并且演唱好;引导学生体会牧童赶着羊群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的走向,从而唱好歌曲的渐强和渐弱;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前奏:连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前奏好像是一串串铃铛发出的清脆铃声;体会两个声部的交替演唱,仿佛看到了一个热闹的画面:清脆的铃声、牧童的吆喝声与歌唱声、优美的琴声……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么生动美丽的景象啊!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刘老师请几名学生演奏音束、甩琴、串铃等乐器,为大家的演唱伴奏,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我也认为,我们音乐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产生,又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情感体验丰富着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着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说,情感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声乐教学要从声音的和谐和柔和度出发。
《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歌唱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两位专家又谈到:“指导学生融情于声,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理解歌词的内涵,分析与运用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以及演唱表情地运用,演唱形式的安排等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当我们的学生心中有激情,头脑中有形象时,他们就会用自己优美的歌声传情,在他们的歌声中有他们自己心脏的跳动,学生的歌唱是用心灵中涌出的音符在歌唱,那么,必然会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进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叮叮当》这节课,不仅让我们感受了刘老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看到了她每堂课所下的功夫。没有日常教学的积累和辛勤付出,是不会将本堂课呈现的如此精彩的。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扎根于我们的课堂,好好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我们的孩子,真正为音乐而教音乐!
篇12: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观课时间:3月12日
观课题目:乡下人家
大家好!今天心情激动,因为可以走进王璐老师的语文课堂,欣赏其常态语文课堂风采。今天的语文课堂不但引发大家思维的碰撞,更给了大家智慧的启迪。
1、变换座位。王老师把传统的“秧田式”讲授型座位变换成便于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圆桌式”小组座位。
2、明确合作目标,让学生会学。合作前,葛老师利用投影展示“合作要求”:选取自己喜欢的“画面”,画出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亮出“量规”,让学生想学。“量规”本是过程性学习评价的主要工具,将其纳进课堂,我们只能简单视其为“要求”。王老师提出了“量规”:倾听用心有礼;交流有条有理;汇报有声有色。规范了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媒体参与,让学生乐学。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王老师时不时使用媒体展示句子与图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与难点。
篇13: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20xx年10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在景东县小、民小参加第四期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这次活动是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为落实骨干教师培训理论学习成果,由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观摩学习的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每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新课改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期五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我们总共听了十九节语文课,包括“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不同版本。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精彩课堂不但使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上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明确,传授那些知识,进行那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落实读写训练。
二、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如:杨成金、孙灵梅和程燕锦等教师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漏、不添、不重、不读颠倒;默读以求读通顺、连贯、流利,并粗知课文大意;展示读 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教材;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杨成金老师在《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中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燕锦老师在《去年的树》一文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昂扬的讲读,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三、教学过程,要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学思想端正,“以学论教”。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这表现在教学效果上,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氛围融洽;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把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他们总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他们总是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当自己一呼不能百应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适时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成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三是有效地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我们老师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四是在学习中,学生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等。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并抓住带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疑问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给予正确解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思维得到发展。
2、删繁就重,从容指导。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例如:那就是讲的太多,教学方式采取满堂灌,这样下来当然时间不够,而学生也听得很累。就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确有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但我认为,这个目的是贯穿于你的整个课堂内容教学,是让其它知识完全的融合在所上科目中的,而不是老师到最后强加给学生:“通过这我们要怎样做,做怎样的人?”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
3、以“趣”带“动”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课文内容是否有趣,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 一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生简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授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孙灵梅老师在激励孩子时说:“你读得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乖孩子”等让学生融入角色。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就很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对学生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在朗读环节中,有一名学生读得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并鼓励了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自己又神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示范,让学生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自信的去改正不足。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的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
五、教学艺术。
首先是启发诱导的艺术。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其次是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紧密,过渡自然,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总之,新课标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每一节课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老师应该为每一位学生交流意见、表现自我创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常常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
篇14: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今天听了xx老师执教的《称赞》一课,收获颇多。这篇课文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童趣盎然,故事性强,童话所独有的优势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我们教研组成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观摩:
一、教学流程:
张老师这节课环环相扣,实效性强,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教学流程观察记录表:
本教学流程脉络清晰,设计合理,科学实用,创设多处情境指导朗读的教学方法,无不体现着语文的美丽转身。
建议:当然,课堂永远是一种有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生字教学在扎实一些,可抓几个重点字写一写,这样更能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
2、创设情境感情朗读上,上一些分割,多一些整合。
二、课堂提问: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张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温馨。
在《称赞》这节课上,对学生参与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好的,有37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占全体同学的88%,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较广。从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来看,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者两次,有14个同学回答了三次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有5名同学没有发言,从课堂表现来看,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很少见这几位同学主动举手。
建议:1、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大胆的举手发言,以此来提高这些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2、充分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如他们的听课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
3、多给这些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断这几个孩子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张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共设计了四个:
1.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刺、猬、板、凳、糙、但、傍、椅、瞧、留”10个生字,重点识记“背”“糙”的字音,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傍”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称赞的句子。
3.结合图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新词称赞、粗糙
4.体会称赞所带来的快乐,学会称赞别人。
这样设计做到了:
一、教学目标设计准确,得到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准确清晰,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紧紧围绕着这四个目标展开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反复引导学生,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地落实。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文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引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接着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反复读,再把生字词放到课文中让学生读,这样学生不仅认读了生字词同时也读熟了课文。理解字词除了反复读,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摸一摸理解“粗糙”,方法新颖,学生印象深刻。
建议:
“会写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背、傍’2个字。”这一目标没有落实。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教学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篇15: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最后一头战象》这节课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与台上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一个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撼人心扉、令人动容的悲情故事,结识了一头有血有肉、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战象嘎羧,并与战象嘎羧一同经历了生命大限将至时的心路历程——从英雄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时的英武豪迈,从重临旧地时的深切缅怀到安葬自己时的坦然安详,真是:英雄垂暮近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凭吊故地念战友,庄严归去共长眠。
听这节课总体感觉是:教学思路在清晰连贯中蛇行,教学环节在自然流畅中游走。动态生成中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气定神闲中透露教师的扎实功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是一节本色的语文课堂。本色语文,就是让学生徜徉在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关照语言文字,用语言文字滋养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积淀的语言文字去放飞心灵。本色语文就是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这节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本色导入。
紧扣题目中的“战象”,以一句“你们见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引领学生快速进入了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在对象兵的介绍中学生感受到了战象在战场上的作用,它们不光驮着象兵浴血搏杀,还像一位勇猛无谓的展示奋力杀敌,“长鼻劈敌”、“象蹄踩敌”,它们像象兵一样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它们哪里是象,分明是战士,是士兵。对这样的战象,未曾走进故事,便已肃然起敬。在了解了战象的作用,交流了印象之后,老师很自然地引出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这样的导入方式没有花架子,充满了语文味,刘老师是在用语文的方式导入新课。
2、本色理解。
阅读理解过程以一个主问题(核心问题)贯通全文:“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课文又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情感的呢?”,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首先走进了“段落”的丛林——披挂象鞍,快速阅读,感受战象的所作所为;然后又走进“句子”的丛林——找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圈画体味交流。此时,学生已经走进了语文的丛林中去感受体味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但这还不够,老师又继续引领学生在密林中探幽寻踪,那就是抓词语——你觉得哪个词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深厚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战象嘎羧动作、神情的关键词语来交流体会,摩挲、泪光闪闪、久久地、呼呼吹去、久别重逢。因为动物是没有语言的,也没有为常人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它们的行为、神情自然流露出他们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情感起伏。抓住这些举止神情就能走进它们的内心世界。于是,学生从这些关键词语中真切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凭吊战场部分,刘老师同样引导学生由段到句到字词,抓住“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体会嘎羧对战友的无限缅怀,对过去惊天地、泣鬼神战斗场面的无比留恋。可以说,在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因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和依托,不仅让学生搞明白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是什么”,还让学生搞明白这些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即“表达的是什么”,还让学生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的,即“怎么写的”。我一直认为:只有铆定语言文字的阅读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3、本色结课。
本色的语文课不仅让学生去触摸语言文字、关照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还会放飞语言文字。这节课的最后,刘老师安排了一个“练笔”环节,读写结合——卧在坑底的嘎羧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它凝望的眼睛一定有话想说,它想说些什么?你看到静静躺在墓坑里的嘎羧,又想说些什么?从两个内容中任选其一写话。可以说此时学生已经体会到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对这位“战斗英雄”充满了无限的敬意。老师用一种语文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倾吐心声、抒发情怀的机会。于是学生的情感在放飞,语言文字在放飞。听着学生发自肺腑的心声,我们感受到饱含真情的语言文字是温润的,是震撼的,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本色语文的美魅力。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有人说是“无痕”,我还想说是“本色”,是“本真”,是“原汁原味”,是“原生态”!
最后,由衷地感谢这次研修以及为我们讲课的这些优秀教师,为我们奉上这样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些优质课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感悟,但要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打磨和历练,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力量。有一种拥有叫付出,有一种付出叫幸福。就让我们像这些优秀教师一样,继续执着地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大道上,让幸福在付出中升华!
以上小学语文暑期研修观课报告(锦集15篇)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小学语文暑期研修观课报告(锦集15篇)06-25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报告(精选15篇)06-25
英语观课报告800字(精选13篇)06-25
化学观课报告(集锦17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