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7 18:36:05 投稿人:kaka003

原标题:"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关于文章分享。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kaka001。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五台电脑,幼儿人手一根藏有数字标记的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以绘本《真正的魔法师》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加魔法师考试的挑战。

  教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师》的书,今天魔法学校的校长说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开始了,你们想不想去挑战一下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如果挑战成功了,你们就能成为真正的小魔法师,还能得到魔法学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导幼儿排队接受挑战。

  教师:我们来看看,法术柜考试一共要闯几关呢?

  教师:每一组上刚好有四个小朋友,正好每个小朋友可以闯一关,那么你们商量一下,谁来闯第一关,谁来闯第二关,把小凳子上的数字贴到胸口。

  二、轮流闯关,准确辨别数序。

  (一)第一关:小魔法师排队。

  1.出示第一关题目,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排队要求:按从矮到高的顺序给10个小魔法师排队。 2、个别幼儿尝试示范,小结排队要点:小魔法师的脚要站在同一线上。 3、幼儿操作:给十个小魔法师排队,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关: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学习6以内的序数。 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明信片在法术柜子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中。 2、幼儿操作,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正确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关:找出法术柜子的钥匙。学习7以内的序数。

  1.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钥匙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 2、幼儿操作:找出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关: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学习10以内的序数。

  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在上往下数第3层的衣柜中,从左边数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儿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迁移经验,有序排队。

  1、幼儿根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按从1-10的数序排队。

  教师:你们想去魔法学校吗?那怎么去呢?引导幼儿根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排队。 2、幼儿随音乐出发去魔法学校。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数学区中投放相应操作材料。

  2、家园配合:在生活中请幼儿按类似的提示帮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师

  ——中班数学活动《真正的魔法师》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往,我们老师所关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无视儿童的兴趣、认识规律及发展水平,幼儿只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纲要》中要求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原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整个活动创设情境以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认识9以内的序数,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这次活动我结合幼儿的这种感性认识,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设计了给小魔法师排队,找明信片,找钥匙,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四道关,第一关,接触序数,将9个魔法师从矮到高地排队。第二关,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从方向和数量这两个纬度来学习6以内的序数。第三关,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中找出钥匙,即从大小、方向和序号这三个纬度来学习7以内的序数。第四关,则设置了两个不同方向、两个代表不同意义的数来考验幼儿,完成10以内序数的学习。以及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逐层递进。

  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制作的课件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做到层层递进,突出重难点。活动过程中,电脑与课件可以说是我唯一的教学具,课件的特点是突出了操作性与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让幼儿为小魔术师排队,寻找明信片这一关,可以在大家验证是否正确以后,以形象的关上抽屉重新寻找的方式进行改正,非常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课件还帮助我设下了牢牢抓住幼儿注意力的玄机,“根据提示到底会找到什么”,让幼儿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斗志。幼儿始终沉浸在过关游戏情境中,充分体验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2

  数学活动《打扮新年树》该活动我准备了一棵实物新年树,和许多礼物挂件,这样的情景创设着实让孩子们激动了一回。如此,孩子们在按数取物的环节,无论是操作者还是关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然而,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细节了。看到孩子们在第一环节中的出色表现,想必孩子们是牢牢掌握了6以内数量的数物对应关系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将人手一份的“新年树”操作材料投入集体操作活动,难点就是在每棵新年树的树干上写上了不同的数字,让孩子们根据新年树上的.数字画上自己喜欢的礼物数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孩子画着画着,就忘记了先前的任务,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以图画为乐趣,礼物画得细致精美,但是数量却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数量。我想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不长,画礼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动展开,调整为贴礼物的环节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扰,从而真正为操作实效服务。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2、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3、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4、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4

  这次给孩子们上的是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活动过程先采用游戏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什么叫按规律排序。在导入部分应该让幼儿进行总结或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这样能让幼儿的印象更深刻。然后出示一列小火车,请幼儿说一说小火车车厢上的东西是按什么规律排得,为后面的练习进行铺垫。在这个环节上,我忽略了一点,在教具的设计上我没有把小火车的车厢或是火车轮子也按规律排列起来,使得幼儿没有很快的找出规律。

  第二个环节是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排序。每个幼儿都有一份操作卡,难度不一,幼儿有了前面的经验积累,有些幼儿完成的还比较好,但对于另一些幼儿来说难度还是太大,在操作卡的设计上还应该更简单一些。在操作之前老师要面对幼儿进行示范,以便幼儿能更好的进行操作。

  最后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让幼儿切实的操作,幼儿能积极的投入其中,有个别幼儿能想出不同的'规律来,但是大多数幼儿只想到了一种单一的方法。可能是前面的引导还不够,导致很多幼儿的思维狭隘,单一。

  这节课虽然还算成功,但是孩子未能进行举一反三灵活多样操作。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总结,以致于在孩子的脑海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继续让幼儿练习排序。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5

  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1、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2、活动环节紧凑,教学层次比较清晰,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活动时间分配合理。

  3、设计了一个富有生活化情境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找衣服、整理衣服和穿衣服的过程。这一情境贯穿整个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4、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1、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对于活动的价值至关重要。在本次活动中,一个直接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双维排列。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教育价值。双维排列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使用一个双维度的排列表,培养幼儿进行多重分类的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双维排列只是数学类概念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并非教学的最终目标。最终的目标仍然是培养幼儿掌握二维分类的能力。因此,在实施本活动之前,必须确切理解相关的概念,如分类、层级分类和多重分类等。

  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按照导入复习、帮助小绿人找衣服、整理衣服、穿衣服的程序展开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并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存在割裂情况。即使孩子们参与度很高,但他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3、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使其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主体。幼儿的知识建构是通过学习和体验的过程来实现的,而非完全依赖老师的传授。在本次分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双维列表的特征,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材料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为他们进行多重分类提供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操作应占主导地位,而教师的指令性操作则起辅助作用。

  4、本次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包括不同种类和颜色的衣服。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这些材料不够有层次感,也缺乏足够的干扰性。同时,由于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如何进行二维分类,他们还需要分类不同特征的上衣和裤子,比如长短、款式等。因此,在准备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目的性和层次性。

  5、活动评价的针对性不够,无法明确评价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适时、正确地给予评价可以鼓励孩子自信并提升他们的经验。然而,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通过给幼儿的“作品”盖印章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缺乏针对性,也无法发挥评价在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6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小土坑”,活动的目标为三点:

  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制定方案时,我参考了我们班级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如何通过故事教学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活动结束后,我针对活动中的情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反思。

  1、幼儿阅读时间的把握及形式的调整。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故事阅读和讲述的活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时间太短,导致很多幼儿没有机会来讲述故事。通过分析情况,我意识到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作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种差异,并相应地调整策略。因此,我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通过调整形式,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来讲述故事。首先,让能够理解图意的幼儿自己来讲述故事;然后,让理解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分享或者让学习进度相似的幼儿互相交流。通过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幼儿们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提高。

  2、目标设定与方案设计中的一致关系。

  在活动中,经过分析,我发现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虽然我提出了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开展活动时,我发现设计的环节大多比较传统,没有明显体现出对"阅读"的要求,而且"阅读"和"表演"的分量也没有明确的轻重。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需要调整环节,使之与目标一致。我的建议是,在幼儿初次阅读后,安排幼儿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可以让幼儿积累更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特定的阅读顺序进行阅读活动,将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调整,我们可能会更好地达到目标,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请您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7

  设计意图: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幼儿“复习10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我设置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等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10以内的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数,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2、在观察水果和数字的同时,培养对事物的专注、记忆能力。

  3.愿意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讲述,能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水果的背面有圆点和数字,塑封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水果,引起兴趣。“这是谁呀?小熊在果园里摘了许多的果子,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苹果、梨子、草莓、香蕉、樱桃、菠萝)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6种。

  二、水果游戏

  (一)猜猜水果身上的数字

  1、这些水果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的身上都藏有一个不同数字,而且这些数字是在5—10之间的,你们知道5—10之间有哪几个数字呢?

  A、苹果说“我是5—10之间最小的一个数字?我的数字就是5”。

  提问:“苹果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刚才苹果怎么说的?

  B、梨子说“我比5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6

  C、香蕉娃娃说“我比7多1”,那是几呢?8

  D、草莓娃娃说“我比8少1”那是几呢?7

  E、“你们看看5————10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9和10,那樱桃和菠萝谁是9谁是10呢?”

  樱桃说:“我的数字比菠萝小,谁能告诉大家是几?9那菠萝娃娃是数字几?10

  2、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提问:你是怎么记住的?

  3、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二)给水果排排队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数字都出来了,那现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请你们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来排队?谁愿意来排队。

  2、幼儿上来为数字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

  3、这个小朋友是按照从小大的顺序来排队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会按照什么来排队呢?

  4、小结:水果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来排的'。

  5、还有没有不同的排法?那水果会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呢?

  三、拼贴水果

  1、教师讲解作业。

  小熊在果园里还摘了许多的果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这儿有一张带有圆点的卡片,看看上面的数字是几?数数看上面有几个圆点,那够吗?除了看数字外,还要看看卡片的颜色相不相同,这下对了,猜猜老师手里的会是什么水果呢?

  2、幼儿动手拼水果。

  现在请小朋友也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颜色对吗?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3、教师评价作业。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四、品尝水果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和水果一起完了猜数的游戏,那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可口的水果。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感觉选材还是比较好的,比较贴近生活,而且课堂上内容大部分孩子都会。只是我自己觉得又要白板,又要兼顾小朋友课堂上的呼应,所以感觉离孩子有些远。另外,由于我选择全班小朋友上,所以纪律不是很好,到操作部分,有的孩子第一次看见投影仪,很新鲜,一直跑到投影仪处张望。同时,听课的老师也向我提出了几点建议:水果的对话可以录在课件里,不需要老师一直说。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8

  设计意图:

  守恒观念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各种最基本的推理形式都是建立在量的不变性的原理基础上的。大班的幼儿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已倾向于自主探索去寻求答案。“面积守恒”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但却符合大班幼儿爱探索的年龄特点。对此,我选择了《体验面积守恒》这节活动。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在活动中我将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操作的环节,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体验感知,会比较用相同的小图形组成不同形状的大图形的面积,感知大图形虽然形状不同,所摆放的小图形个数、形状相同,从而推理出大图形的面积相等。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活动,使自身动作与所学知识协调,从而获得知识。整个活动由初步感知——排除干扰——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难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引导幼儿去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继而粗浅地掌握了图形面积守恒的概念。

  在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讨论法、操作法,让幼儿在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玩一玩中了解了原来判断两个图形的大小是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的。从而轻松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大胆的探索发现。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观察力、探索发现能力。

  3、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难点:能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活动准备:

  图形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一)整体导入,引发话题。

  请幼儿观察正方形并沿着图形上面的虚线进行分割。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部分?是什么图形?

  (二)探索发现,分割比较。

  1、比一比、看一看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为什么说它们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操作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四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

  小结:将四个三角形摞在一起,边与边、角与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比较出四个三角形一样大。

  (三)图形还原,逆向深化。

  还记得老师最初给你们的是什么图形吗?你还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回原来的图形吗?

  小结: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合起来能在拼成原来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会变。

  二、排除排列干扰,体验面积守恒

  (一)知识迁移,感知面积守恒。

  这四个三角形除了能变成之前的正方形,你还能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图形或图案吗?

  (二)排除排列干扰,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1、你变出的图形和刚才的正方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2、观看PPT课件,拓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分割出的图形的排列方式虽然改变了,但它们数量和大小没变。由它们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大小也不会改变。

  三、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面积守恒

  请幼儿分小组合作拼摆图案,并通过记录进一步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小结:数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地垫拼成的不同的图案,它们的平面大小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地垫,我们一起到外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图案,在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带好你的地垫,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行区分。

  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若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4、点击“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认知理解:

  1、教师提问:

  ①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

  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

  2、视觉感知椭圆形:

  ①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

  3、视觉辨别椭圆形:

  ①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

  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

  三、操作体验:

  1、第一组幼儿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大象的晚餐”游戏。

  四、经验迁移: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教师再见!”

  随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孩子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语言不精炼,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要多加学习。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0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本文扩展阅读: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

  (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4、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到数字5家做客,并对活动作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5,如5层楼、5点钟、5月、5岁、5元钱等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扩展阅读: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1

  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内容:

  《时钟》

  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

  过程:

  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二、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教学反思: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2

  设计意图

  通过对幼儿日常活动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结合《指南》精神、幼儿兴趣特点和年龄特点,我将感知数量与动物餐会的情境相结合,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和数学的'趣味性。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复习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感知数量7,目测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了解7以内的数量间的关系。

  2、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按数匹配实物。

  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食物图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游戏“小猴摘水果”导入。

  1、今天是小动物们聚餐的日子,小猴子想:我家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一定要带给小伙伴们尝一尝。于是他来到了果园:看一看小猴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PPT,如图一,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数一数。7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是不是7个苹果呢?我请××来数一数。7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梨树上有几个梨子?大声告诉刘老师。它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小结:我们的数字7可以表示7个苹果,也可以表示7个桃子。数字7的本领可真大。

  二、基本部分

  通过小动物分食物和装盘子的游戏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桉数匹配实物。

  1、感知食物的数量

  小猴子摘完水果了,你们猜猜他摘了几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么多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小猫也来了,它带来了几条小鱼呢?五条小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看看还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聚会了?她带来了几根香蕉?七根香蕉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动物分食物

  这时,小鸡们也来参加聚会了。来了几只小鸡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小鸡什么都没有带,小动物们都想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鸡吃。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分给小鸡,才是正好每只小鸡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小鸡有食物了,这时又来了几只小狗?那谁的食物可以分给小狗,正好每只小狗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3、分组练习:小动物装水果。

  最后,小狐狸也来参加聚会了,可是食物已经没有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狐狸装食物吧。装之前,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小狐狸想要几个食物呢?(7个)

  是的,有的小狐狸需要7个食物,有的需要6个食物。请你按照小狐狸的需要帮它装好食物。

  三、结束部分

  数一数食物有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小盘子里都有什么食物呢?

  ×××的香蕉有几根?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我们一起把水果带回教室给小狐狸吃吧。

  活动延伸

  进餐前通过数碗,进一步巩固按数取物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内人数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

  快乐餐会(感知7以内数量)微反思

本次活动,全程以故事展开,加上故事环节以小动物为主,幼儿比较感兴趣。首先通过数一数果园里的水果复习数量6,幼儿通过跟着老师点数来完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次,教师通过快乐餐会这一情景,与幼儿一同感知7以内数量,通过数香蕉、数苹果、数小鱼等,引导幼儿感知数量7,理解数字7可以代表任意7个物品。

  在动画效果设置上,我们选用超链接、路径等技术创设动态场景,以此来调动幼儿兴趣。结尾处教师通过幼儿无声操作为观看者营造人机互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整体来看,我觉得本节活动思路新颖,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微课制作的技术运用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3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开展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那么,幼儿园数学活动区应如何开展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教师对本学期的数学活动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考虑设计达到某个目标的数学活动区。把教育意图贯穿到数学活动区内容,创设一个与数学目标相一致的良好环境。比如,本周小班数学活动的目标是“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能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颜色的物体”。那么,小班教师在当周设置计算活动区时,就应围绕着这个目标来提供材料。

  数学活动区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关键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体,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是施于操作动作,使外部物质动作,逐步进化到内部概念化动作的物质支柱,提供材料不单是活动前的准备,还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整个教育过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例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兴趣。而到了大班,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能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师利用印章、实物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学习任务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业单之类的材料,幼儿按作业单的要求,配合实物进行操作他们会感兴趣,活动中不仅能得到有关知识的练习,还能培养任务意识,使它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增强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幼儿各阶段的认知特点。

  在以中班数学《排一排》活动为例来说明一下,《排一排》活动是在幼儿已认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方法,在第一个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五个大小不同的西瓜图片,首先让幼儿知道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让幼儿想办法,如果要把西瓜从小到大排一排,怎么办?在孩子想办法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排序的办法。

  2。能按要求进行比较物体并排序。例如:我为宝宝们准备了大树的图片,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也是对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一个升华。

  3。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三个活动中,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盒子的薄厚,这也是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游戏法、寻找法,通过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对物体空间形式的正确认识。如:分给幼儿不同粗细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由粗到细排列,引导幼儿每次从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为止。然后,再按由细到粗的顺序把树木一棵棵收起来,放回原处,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总之,本节课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上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本节课,虽然从整体上看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整节活动,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我想这是我设计活动的一个误区。

  2。活动中,孩子的兴致不高,游戏活动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感觉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待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要根据各个幼儿的实际水平;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主动活动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学习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并且,养成喜欢动手操作、爱动脑思考,具有求知欲望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永远向前;给幼儿一个条件,让他们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4

  一、活动目的

  1、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实物数量,培养对应比较的能力。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活动准备

  5种动物玩具(猫、狗、鸡、鸭、羊),每种动物1-5只不等,5座积木搭成的小房子,门前有相应数量的食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参观布置好的动物园,要求幼儿仔细看,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只?

  2、点数房子,看看房子有几座,把小动物送回自己的家,再点清每家的动物有几只,看看房前的食物是否刚好每只动物一份。

  3、游戏“学动物叫”。小朋友当饲养员,检查动物和食物是否一样多,对了就学动物叫,叫的次数要和动物的数量一样多。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15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有意注意时间短,根据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我用三个有趣的游戏来构建活动的新授、巩固、练习三个环节,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组织了这节数学教育活动——“帮小动物找家”,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目的:

  1、练习点数并感知5以内数字与物的关系.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参加表演活动的兴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助人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头饰(动物、数字)若干,自制车票若干,气球卡片录音机、光盘…

  知识经验准备:儿歌《小火车》、游戏“找朋友”、“开火车”..环境创设:

  1、小动物城堡

  2、“开火车”的游戏场景

  四、活动过程:

  1、律动:请你向我这样做!(吸引幼儿注意力,准备上课)。

  2、制造情景:两个找不到房子的小动物和漂亮的水果房子,通过制造的情景老师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这来了两个小客人,他们是来看自己的新家的.——你们看…..幼:五个漂亮的水果房子出示并做介绍:“我是苹果房子,上面有2个气球,拿有2个气球的小动物可以住进来”。新授:帮小动物客人找家的环节…..(从而让幼儿了解找家的规则)

  3、游戏(1):“小动物找家”——让小朋友自己做小动物去找房子。(完成活动的内容)

  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真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小动物了,我们自己鼓鼓掌吧!你们帮助了小动物高兴吗?小动物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也非常的感谢你们,看来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是不是?

  4、游戏(2):“开火车”——小朋友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房子所用的车票,由老师带领去看动物城堡….(放音乐开火车)。

  师:小动物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去动物城堡去做客来让我们开着火车出发了…!(游戏的目的是巩固练习…)

  5、师:小朋友我们今天这么高兴,和小动物来一起做个游戏吧,让我们和小动物做朋友…..游戏(3)“找朋友”——一半小朋友带动物头饰拿气球,一半小朋友带数字头饰,一起找朋友,这个环节是让幼儿感知数字与点数其相同数量的实物图卡。

  五、活动延伸:

  1、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2、在生活、活动游戏中学习5以内的排序

以上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由学练范文网搜集整理分享。

最新范文

幼儿园数学教学反思06-27

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06-27

培训老师教学心得06-22

教学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优质06-22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优选(14篇)06-21

【精华】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