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最新30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coco。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中班科学教案 1
(一)活动名称:谁的尾巴
(二)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能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三)活动准备:
1、课件:猜猜我是谁,兔子舞的flash.
2、情景设置:树林
3、动物和动物尾巴的图片,动物胸饰人手一份,幼儿游戏用录音磁带等。
4、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积累一些粗浅的动物尾巴功用的知识。
(四)活动过程:
1、猜一猜,想一想
1)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和动物交朋友,现在,我的电脑里有几只小动物想和大家捉迷藏,请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2)课件
由局部观察到整体联想猜测
3)师:你们发现这些小动物都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有尾巴呀?(幼儿自由讲述)
2、找一找,说一说
1)师:那边树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想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快去找找吧。(幼儿寻找小动物)
2)师:你找到了哪个动物朋友?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尾巴)
3)这些小动物没有了尾巴,它们都怎么了?它们为什么要(着急)呀?(幼儿自由讲述)
4)师:哎呀,原来动物的尾巴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来帮助逃跑,有的可以当成武器,有的可以缠绕,有的可以当成被子,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储存脂肪、趋赶蚊蝇……它们的尾巴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快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尾巴吧。(幼儿寻找动物朋友的尾巴)
5)师:你的`动物朋友的尾巴找对了吗?请你和你的朋友看一看,都找对了吗?
师:有谁找错了吗?它的尾巴应该是怎样的?
6)师:动物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尾巴可高兴了,我们和它们一起庆祝一下吧(看flash舞蹈)
中班科学教案 2
设计意图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盖子为主材料,设计了《盖子宝宝旅行记》这一活动,让幼儿根据盖子拓印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性笔,高光笔进行添画,既让幼儿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又增强了他们讲述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用添加的方法把盖子变成不同的形象。2、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想象、创造的乐趣。
重点难点:用拓印的方法和添画法表现出盖子不同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盖子,黑色的长卷一幅,各种颜色的颜料。2、高光笔,油性笔,幼儿每人各一支。3、《郊游》的音乐,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盖子。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出发吧!(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师: 咦,我们遇到了谁?盖子今天躺在这里,没有人和他一起玩,我们现在和他一起玩一玩好吗?在玩之前,老师有两个问题要提出,你的盖子和其他的盖子宝宝有什么不同?如果盖子可以走路的话可以怎么走?(幼: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一样、图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
2、 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中体验盖子拓印的乐趣。师:这些盖子说:“我天天躺在这里动都不能动,我也好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幼:愿意)那我们要怎样帮帮它呢?但是盖子想穿很漂亮的衣服,你们看老师在后面准备了什么?(幼:颜料)现在请小朋友挑一个你喜欢的盖子给她穿上漂亮的衣服,开始行动吧!
3、给盖子添加五官和肢体。师:我们刚才带着大大小小的盖子宝宝到马路上走一走,但是这些盖子说,我想要看到更美丽的风景,想要听到更好听的声音,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幼:愿意)。那你们要怎样帮帮我呢?(幼:先给它画上耳朵,眼睛。)还给他画上什么呢?(幼:鼻子、嘴巴。)可是盖子又说了:“我变成盖子以后,我想和我的好朋友手拉着手一起去旅行”那要怎么办呢?(幼儿:给他们画上手。)但是有的好朋友如果很远很远的话,我要怎么办?他要和好朋友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办?
4、幼儿根据盖子拓印的影像,进行大胆的想象,把盖子变成不同的形象。师:盖子终于出来旅行了,他现在可高兴了,看这个盖子它走着走着,遇到了谁?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它又走着走着遇到了谁?盖子呀,在旅行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那就看小朋友等一下能不能帮忙把这些还没有变身的盖子,变成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你们觉得它像什么,你就把它变成什么。(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师:盖子到底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谁能把你的盖子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说一说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 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活动的开始我就以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碰到了盖子宝宝,盖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玩的游戏来导入,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我还让幼儿用盖子拓印并将盖子宝宝的五官和肢体,还有盖子变成的不同的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中班科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玩一玩,知道皮球里装有空气。
2、联系生活,知道空气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探索怎样把无形的空气装起来加以利用。
2、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打气筒一个、塑料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
做“鼻子,鼻子,嘴”游戏,看谁反应快。(规则:老师说出第三个器官时,幼儿马上用手指向相应位置,如:老师说“鼻子,鼻子,嘴“,幼儿马上用手指向嘴巴等)
二、认识皮球里有空气。
1、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出示用袋子装好的打足气的皮球)。
2、请幼儿从外面看看,摸摸,猜猜是什么?
3、从袋子里拿出皮球,观察形状知道圆圆的、鼓鼓的,质疑:有谁藏在里面呢?
4、让幼儿敲一敲,摇一摇,提问题: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藏着谁呀?
5、拧开气嘴,用手轻轻一压,让幼儿用耳朵靠近听一听,问:你听到什么?感觉怎样?
6、让幼儿轮流把气压出来,继续追问:谁跑出来了?
7、小结:哦,原来皮球里藏有很多空气呢。
三、通过实践,探索空气的秘密。
1、空气都从皮球里跑出来了,我们怎样才能再把空气装进皮球里呢?
2、师生共同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
3、哪里有空气呀?我们怎样才能抓住它呢?
4、师生共同实践,用塑料袋装空气。
5、玩一玩。
①你爱玩皮球吗?可以怎样玩呢?(可以拍、踢、滚,也可以传接球等)
②师生一起玩皮球,引导发现:打足气的皮球运动快,气不足的皮球运动慢。
三、了解空气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1、刚才我们把空气装在皮球里、装在塑料袋里,你平时还看见人们把空气装在哪里呢?怎么装?空气有什么用呢?
2、引导幼儿发现:气球打足气可以飘起来;汽车、自行车轮胎打足气滚动快、省力;游泳圈打足气可以浮起来等。
3、我们呼吸也需要空气呢,走,我们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表现出非常的兴奋,活动气氛很活跃。这是因为我抓住了他们爱玩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从头玩到尾,用玩这种方式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让所有的幼儿尽可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让幼儿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的同时,我还相机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皮球里面藏着谁?”;“怎样才能知道里面藏着谁?”;“怎样才能再把空气装进皮球里呀?”;“怎样才能抓住空气呢?”“平时你还看见人们把空气装在哪里?”;“空气有什么用?”等。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并结合生活实际弄懂了皮球里原来藏着空气,空气这种无形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有办法把它抓住并利用它,从而突破难点。
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又由于班级人数相对较多,活动材料相对少,在让幼儿参与活动时,组织有些乱,幼儿有相互抢材料的现象,如抢皮球、塑料袋等,我知道,这样存在安全隐患很大,以后我会想办法解决,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中班科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都有影子。
2、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3、愿意参加探索游戏,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活动准备:
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
1、请幼儿猜谜语:我有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这是谁?
2、找自己的影子。
3、相互交流。
二、找教师影子的位置,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1、教师不断变化方位,请小朋友找一找老师的影子,引导幼儿学用方位词前、后、旁边。
2、提问:为什么老师的`影子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一会又在旁边呢?
3、小结。
三、引导幼儿变化自己影子的位置,巩固影子与自己方位的关系。
1、幼儿自己探索。
2、交流、小结。
3、集体玩游戏: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后面、旁边)。
四、藏影子,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
1、幼儿藏影子。
2、相互交流。
3、总结:光照射到物体,物体就有影子。
活动延伸:
物体除了在太阳光下有影子,还在什么情况下也会有影子。
简评:
整个活动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活动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每一个环节,幼儿都能积极探索,大胆表达。通过找影子——自己变化影子——藏影子,幼儿了解了物体都有影子,知道了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中班科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不同的鸟及鸟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爱护鸟的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不同的鸟。
教师重点介绍蜂鸟,啄木鸟,鹦鹉等。
1.师:看,图片上画了很多什么啊?(鸟),这些鸟长的一样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只鸟的名字叫“蜂鸟”它的'身体很小,就只有蜜蜂这么,所以叫蜂鸟。
2.师:再来看看这只鸟,这只鸟的身体看上去怎么样啊?它的名字叫啄木鸟,那你们知道它有什么本领么?它会给树木治病,是鸟中的医生。
3.师:再来看看这只什么鸟?它的名字叫鹦鹉,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吗?都有些什么颜色?鹦鹉有一个很的本领就是会跟人一样说话,你教它什么话,它就会跟你一起说。
二、讨论。
1.师:谁来告诉我什么鸟最小?什么鸟最?什么鸟会唱歌?
2.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鸟,我们再看看其他的鸟呢?
活动延伸:
鸟类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中班科学教案 6
活动来源
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社区"中发现,孩子们生活的社区里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树木,孩子们觉得树木能够"美化小区环境,让小区变得更漂亮",为了让孩子对树木的作用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所以决定生成"树儿作用大"这节综合活动。旨在透过讲述故事、交流讨论,让幼儿自由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明白树能够防风、防沙、防尘。
2、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对树木有必须的认识。
2、收集"树木作用大"资料。
物质准备:PPT记录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在"参访社区"后发现,社区周围种植着许多的树木,这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关于树木的故事,和大家一齐分享。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它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在离村子不远处,住着三个恶魔王,风魔王、沙魔王、雨魔王。有一天,这三个恶魔王凑到一齐要比试本领,风魔王说:"我的本领最大,我能够把村子吹得稀巴烂!"沙魔王说"我的本领大,我能够把村子用沙全埋了!"雨魔王说:"你们的本领都不如我大,我拼命下雨构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没!"他们的话被过路小喜鹊听到了,小喜鹊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的人,人们听了十分害怕,但是又没有办法,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时,忽然听到大森林里树叶"哗哗"作响,一个声音在喊着:"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们的!"风魔王来了,它鼓起腮帮子"呼呼"拼命地吹;沙魔王来了,狂风卷着黄沙"呜呜"地刮;雨魔王来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
二、互动学习
(一)理解故事资料,明白树能够防风、防沙、防尘。
师:聪明的小朋友,村子被风吹倒了吗?被沙埋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
为什么?
师:我们之后往下听故事:
所有的树木都挺直了树干,撑展了叶子,叶子与叶子之间连在一齐,变成了一扇坚不可摧的屏风,挡住了风魔王、沙魔王;所有的树木舒展了树根,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了雨水,挡住了雨魔王。风魔王、沙魔王、雨魔王最后被森林里的树木打败了,村民们欢呼着、跳跃着,从此以后对大森林的树木更加爱护了。
师:此刻你们明白了大森林的树木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出示图片)原先树有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二)幼儿讨论交流,完成记录表。
1、师:树木还有哪些作用?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小朋友们一齐交流、讨论。
2、小组完成记录表
3、小组个别幼儿交流
三、出示PPT,归纳提升。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交流了自己的意见,那我们一齐再来看一看(出示PPT)
1、美化环境的作用师:树能够把周围环境打扮的十分美丽,使人们情绪舒畅、愉快,所以树能够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的作用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到树能够净化空气,你们明白树是怎样净化空气的吗?
这两幅图片里的小区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如果让你在冒黑烟的小区里生活,你会有什么感觉?(呛得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病)树多的地方为什么烟是浅灰色的?
师小结:原先,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个性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出氧气和水,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小区的周围种了好多树。
3、调节气候的作用师:树是怎样调节气候的?
这两幅图上正在玩耍的小朋友表现有什么不同?(表情不一样,一个小朋友满头大汗,树多的地方小朋友玩起来很凉快)师小结:原先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超多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它像空调一样能够使温度降低。
4、减少噪音树木浓密的树叶对声音的吸收作用很强,当噪声的声波透过树木时,树叶就会吸收一部分声波,使噪声减弱。
(三)复习巩固树的作用,加深印象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树木的作用,其实树的全身都是宝。
(树叶能够做衣服御寒,遮体,能够做菜,能够为其他植物做营养来源,一些树叶(银杏树)能够做药材;树根能够做雕刻品;树皮能够用来做地砖,中药)
中班科学教案 7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物在身体内消化的过程。
2、让幼儿初步感受会自我保护的好处。
活动过程:
1、引起探索兴趣。
——幼儿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来看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好吗?
2、知道食物旅行的过程。
——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么地方?食物在我们的嘴巴里怎么样了?
——牙齿的作用真大,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牙齿?
——经过嘴巴后,食物到哪里去了,它是通过什么到胃里的?
——食物在胃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会的呀?
——小结:胃就象一个口袋,胃不停的动是为了把口袋里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
——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这个口袋里装的食物太多了,会有什么后果呢?你以前有没有遇到过胃不舒服呀,怎么会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来保护胃?
——刚才食物的旅行经过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
——最后食物要到哪里去旅行呢?
3、想想、讲讲、说说
——夏天到了,我们怎样来保护自己的人体的器官(胃、肚)?
中班科学教案 8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材料准备:
饮料瓶若干(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锥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小孔,小孔间距约为0.5厘米);吸管;用蜡涂染过的硬卡纸片若干;大小一样的玻璃板若干(玻璃板周围用胶布贴好);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镜子(不要太小);迷迷转若干(把乒乓球剪成月牙形);每组盛水脸盆一个;筐子;抹布等。
活动内容与方法:
游戏一:调皮的小水滴每个幼儿从筐子中取一个干燥的玻璃板和一张涂过蜡的卡片,用吸管吸水,向干燥的玻璃板上滴,看玻璃板上的水滴是什么样子的。(水滴是"散开"的。)再向用蜡涂过的纸片上滴,看水滴是什么样子的,和玻璃板上的水滴一样吗?(不一样,玻璃板上的水滴是"散开"的,纸片上的水滴是圆圆的,像小豆子一样。)
游戏二:不容易分开的玻璃板给每个幼儿提供两面大小一样的干燥的玻璃板,让他们把玻璃板叠放一起,试着分开一下,然后再在水中将它们叠合在一起,拿出来之后再试着掰一掰,看两块玻璃是否容易分开。(湿了之后的两块玻璃板比干燥的两块玻璃板要难分一些)
游戏三:会"握手"的水向饮料瓶内注满水,会发现水从饮料瓶壁上的几个小孔射出,形成几条水流。让幼儿在几条水流的"根部"轻轻一捏,看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合在了一起)再用手在水流"根部"轻轻一划,又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又分开了)。
游戏四:旋转的"迷迷转"给每位幼儿提供一面镜子和几个"迷迷转",让幼儿把"迷迷转"放在干燥的镜面上,当镜面稍稍一倾斜,"迷迷转"会怎样?(会从镜面上滑下来)如果在镜子上滴上水,再像刚才那样玩, "迷迷转"会怎样?("迷迷转" 像穿上了滑冰鞋,旋转的很快很好看)。
结合4月22日地球日,教育幼儿要树立的节约用水意识。
注意事项:
本活动属感知类活动,不属于理解活动。对于活动中发生的现象不强求幼儿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也可试着让幼儿说说为什么。
中班科学教案 9
活动目标
1.经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明白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明白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明白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明白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样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探索发现纸张通过折叠等方式可以站立和承重。
2、能通过比较探索纸张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玩过“站起来”的音乐游戏。
2、幼儿尝试过借助辅助材料让物体站起来,如让笔站起来等。
3、幼儿参加过美工折纸活动。
物质准备:
1、游戏音乐、播放器。
2、教师用的统计表。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四张纸、记录表、积木若干、笔。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1、引导语:来,让我们跟着轻松的音乐玩“站起来”的游戏吧,小朋友们要开动脑筋,让自己站起来、站得稳,比比看谁的办法多。
2、随着音乐每小段的自然休止,教师报出数字指令,幼儿做“站起来”的动作。例如,教师报“3”,则幼儿身体3个地方与地面接触;教师报“5”,则幼儿身体5个地方与地面接触。
二、自由探索,让纸张“站起来”。
1、出示纸张导入: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纸张娃娃羡慕极了,它也想自己站起来,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
2、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让纸张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3、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可给幼儿适当的提示,如可通过折叠的方法让纸张站起来。
4、分享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让纸张站起来了呢?
5、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在统计表中画出相应的图示。
三、实验比较,探索纸张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能力的影响。
1、猜测并实验:哪种纸张上放的积木最多?
结合统计表提问:纸张娃娃站起来了,它们可神气了,都说自己的力量大,你们猜猜这几个纸张娃娃谁举起的积木最多。
2、鼓励幼儿猜测并自由把积木放在站着的纸上。
小结:同样的纸张,折的方法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量也不一样。
四、设置挑战,比较实验并记录。
1、提问:纸怎么折叠,能使积木放得多又稳呢?
2、出示记录表,提出要求:每人一张记录表,把折纸的方法画在第一行格子中,纸张实际能承受的积木数量记在第二行格子中。
3、出示幼儿折的纸,分享交流:
(1)你的纸张娃娃放了几块积木?你用了什么折叠方法?
(2)你在摆放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秘密?
4、小结:折纸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要先让纸自己站稳,再小心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中班科学教案 11
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领域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一目标。“今天你喝水了吗?”这一数学活动正是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孩子从数学中量的感知出发,将600毫升这一抽象单位具体化,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了喝水次数与600毫升这一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孩子们通过观察、测量、探索、操作,感受到自己每天大概喝多少水才能使身体更健康。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玩水、做小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喝水的重要性,从而乐意主动安排饮水计划,自觉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测量每天饮水量的方法,能够尝试安排饮水计划。
2.懂得饮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有主动喝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操作感知喝水次数与600毫升总量之间的对等关系。
2.难点:初步感受理解总量不变,每次的倒水量和倒水次数呈反比关系。
设计思路:
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一用小茶杯倒水的方法,感知大概需要用小茶杯倒几次水才够600毫升→自主制订饮水计划表,讨论合理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健康小博士;
2.量杯、杯子、一瓶水,红色小贴纸和若干小杯子贴纸人手一份;
3.每人一张计划表;
4.一个大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讲一讲一了解喝水对健康的重要性。
师:今天你喝水了吗?为什么要喝水?
幼:口渴、健康。
师:喝水之后有什么感觉?
幼:舒服、不渴。
师:如果你不口渴,还需要喝水吗?为什么?
幼: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喝水的好处。
2.找一找——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
(1)了解幼儿大约每天必需的饮水量。
师: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
幼:自由猜测。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小朋友至少需要喝600毫升白开水。”
(2)认识量杯,找600毫升的刻度。
师:600毫升是多少水呢?我们能用一个特殊的杯子量出来。这个大杯子就叫量杯,它能告诉我们600毫升是多少水。
师:量杯上有什么?
幼:观察发现有线——刻度,数字——多少毫升的水。
幼:用红色贴纸给600毫升做个标记。
3.量一量——操作探索,测量倒水的次数。
(1)幼儿尝试探索测量倒几次水正好是600毫升。
师:我们的小杯子上有没有刻度和数字?
幼:观察平时喝水的小杯子。
师:平时你每次要倒多少水喝呢?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每天喝多少水才够600毫升呢?我们要请大量杯来帮忙。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师:你平时喝多少水,就先在小杯子里倒多少,然后倒进量杯里,就像我们喝了一次水。试试要倒几次水才能到600毫升?
幼:幼儿操作,倒一次水,就在桌角上贴一个水杯贴纸记录。
师小结:矿泉水瓶里还有水吗?水到哪里去了?量杯里有多少水?原来,我们每天最少要喝差不多这样一瓶水呢!
(2)幼儿比较倒水次数的多少与每次倒水量之间的关系。
师:你贴了几个小杯子贴纸?
幼:点数水杯贴纸。
师:你倒了几次水?和xxx小朋友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师:同样倒了600毫升水,为什么有人倒4次水,有人要倒8次?
幼:猜测倒水次数与每次倒多少水是有关系的。
看录像:初步感受倒水量和倒水次数的关系。
师:他们倒水的次数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多?(有的人每次要喝大半杯水,所以只倒了X次,有的人每次喝的水少。所以要倒很多次呢!)
4.贴一贴——自主设计饮水计划表,安排每天的喝水计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天至少要喝多少水呀?
幼:600毫升。
师:可是如果我们一次喝这样600毫升的水,行不行?我们一天要分好几次喝呢!这么多水怎么在一天中喝完呢?我们来计划一下吧!这里有一张计划表,上面画着什么?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多喝些水,为什么。
师:请你把刚才贴在桌子上的水杯撕下来,贴到表格不同的时间里。
幼:相互交流,讨论同伴的计划是否合理。
展示个别幼儿的表格,共同讨论合理性。
师小结:如果我们按自己订的计划喝水了,身体会变得更健康。但有的孩子每次只倒一点点水,那可能要喝十几次呢!所以每次喝水时可以适当多倒一点,这样就能减少喝水的次数了。在夏天、运动或生病之后,还可以增加喝水的次数。
5.理一理——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桌上的水倒回大水桶里,回教室再调整一下你们的计划,然后按计划喝水吧!
中班科学教案 1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会变的颜色
系列科学活动:
会变的颜色
活动目的:
1、知道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和对颜色的兴趣。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薄手工纸、装有红、黄、蓝、绿、紫等眼力的盘子。
活动一:
1、出示红、黄、蓝的玻璃纸,让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在说一说活动室里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东西的颜色和这些相同。
2、幼儿自由摆弄、重叠色纸相互交谈自己的发现。
3、师以变魔术形式把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
4、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将两种颜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二:喷焰火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介绍玩法。
3、请幼儿与教师合作喷焰火让幼儿说一说喷的焰火有什么颜色?颜色混在一起是有什么变化?
4、指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喷焰火,提醒幼儿不弄脏衣服、桌面。
自由观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班科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知道树在外形特征上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技能,使幼儿掌握有的树粗、有的树细,有的树高、有的树矮的特征。
3、了解树木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活动准备:
1、寻找有各种各样树木的园林,为幼儿观察时用。
2、准备各种可作测量用的工具(如尺、绳子、布条等)。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的外形特征。
带领幼儿到小树林中。“看看我们的周围。哪些树是你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树木的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
2、比较认识各种树的异同处。
“这些树长得都是一样的吗?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相同点:都有根、树干、树枝、树叶;不同点:常绿树、落叶树等。)“它们高矮、粗细也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不同点。)“这些树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有的弯,有的高有的矮,叶子有的厚有的薄,树是多种多样的。”
3、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树的粗细、高矮除了用眼睛目测以外,还有其它的方法来测量吗?”(引导幼儿借助绳、树枝、尺、布条等东西辅助测量。)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样工具去量 量树的粗细、高矮,量好以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工具,怎样量出树的高矮、粗细来的?幼儿分散自由测量,个别辅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有没有跟别人不同的测量方法?”
4、了解树木给动物、人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今天,我们认识和测量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人们要种这么多的树?”(美化、绿化环境。)“这些树木给动物和人带来什么好处?”(可作为动物的食物,可以给人遮阴,美化环境,木材可以供建筑、制家具用。)“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来保护这些树木呢?”(不攀折树枝,给树木浇水等。)
活动延伸:
画各种各样的树,画出各种树木的明显特征来。
中班科学教案 14
活动目标
. 体验脚踩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不同感受,探索脚的触觉。
.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脚踩在不同物体上的感受。
活动准备
. 小羽毛。
. 图画纸、彩笔。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幼儿两人一组,脱去鞋袜,互相观察脚的形状,说说有什么发现。
2. 两人互相用羽毛触碰脚底,探索脚的触觉。
3. 向幼儿提问:
用羽毛碰脚底,有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脚会感到疼?
4. 让幼儿光着脚在不同质感的地面上走走,然后说说感觉。例如塑胶地板、木地板和地砖有什么不同。
5. 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画自己的脚印,然后引导幼儿回忆:“你以前曾光着脚踩在什么东西上,是什么感受?”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羽毛碰脚底时,或脚感到疼痛时,或站在软绵绵的东西上时的表情。
6. 完成后,请幼儿介绍作品。
评价
喜欢探索脚的触觉。
能用图画表达脚的触觉。
备注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在用脚感受各种物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脚。
中班科学教案 15
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拼小树》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小树的造型,但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让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几何图形来拼己喜欢的造型呢?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旨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形的浓厚兴趣。
2、幼儿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形活动,会用简单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形。如5个红色正方形、8个白颜色的圆形、7个蓝色梯形、7个绿色正方形等。
(评:采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将图形出示给幼儿,直接引入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加深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一个印象,为下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1、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拼造型。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此环节要特别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所拼的造型,个别幼儿观察后加以补充。(评: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这一活动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主题性很强。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任由幼儿自由想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让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三、记录表达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每一种图形所用的数量,然后用原点或短线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2、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一种图形用的最多。 (评:幼儿的点数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加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应的`标记将所用图形的数量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点数物体的能力。)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一起欣赏。 反思: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班科学教案 16
1、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2、教学准备:
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
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
3、教学过程
a)情景引入
(出示大盆)师:陈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小弟弟把许多东西一起扔到了这两个玩水的大盆里,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b)初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用磁铁水中取物。(规则---不能用手拿)
·经验交流:磁铁是怎样帮助你取出东西来的?你取出了哪些东西?
c)分组实验,再次探索水中取物
·幼儿尝试用磁铁取水里的东西。
师:磁铁能将水里的其他东西取出吗?请你试一试。
·讨论并总结:取出的都是铁制品,磁铁能吸铁。
师:你有没有取出东西?为什么没取出?这些东�
·幼儿交流取物经验。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取出了什么东西?
·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不乱扔东西。
d)取出物分类
·幼儿将取出物分类
· 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动脑筋将水里的东西取出,发现……是铁制的,能被磁铁吸起来;……是木头的、塑料的、纸的,不能被吸起来。
·经验迁移: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请磁铁帮忙的?发现了告诉大家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延伸区域游戏:杯中取物
·介绍游戏和记录表的使用。
·幼儿游戏---按记录表的要求将水杯里的回形针用磁铁取出(磁铁贴在杯外吸)
中班科学教案 17
活动目标
1. 感知磁铁的吸铁特性,研究磁铁的玩法。
2. 让幼儿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3. 尝试运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玩一些磁铁类相关的小玩具。
物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磁铁、铁制品、木制品、布制品、塑料制品等
活动重点:
通过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进行实践,尝试将非铁制品与磁铁进行相吸,玩不同的磁铁游戏。
活动难点:
支持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学习同伴的经验,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体验和发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故意把一些小铁钉撒落在地上,提出问题:“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铁钉捡起来。”
试着让小朋友用磁铁去吸,总结出:这个黑黑的小东西叫“磁铁”。
二、认识磁铁。
让幼儿观察磁铁都有哪些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等。
三、分小组动手操作:
1、让幼儿试着动手操作,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哪些能被磁铁吸起来?并且小组合理分工,一个小朋友担任记录员,一个小朋友担任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做实验,为那两个小朋友提供正确的信息答案。
2、教师大黑板上出示统计表,让幼儿上前打“∨”、“×”
四、生活拓展:
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为什么?
五、游戏:《小猫钓鱼》
小朋友用教师提供的小鱼竿去钓鱼,看看有什么发现?说说为什么?
六、总结:磁铁只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七、“请小朋友把自己钓到的鱼送到饭店去吧!”以游戏的方式结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18
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了解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大胆猜想,学习使用“↑”“↓”记号做沉浮观察记录,并能根据操作结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纠错。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能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活动难点:
初步理解物体重量与沉浮现象的一些关系。
活动准备
1. 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 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奥秘!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活动材料有哪些?
教师一一展示活动材料,并带领幼儿一一指认相关物品。
二、 大胆猜想
师:每一个东西都不一样,但是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是浮在水面上,还是会沉下去?(“↑”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教师引导幼儿在表格猜想那一栏填上自己认为的答案。并简单说说为什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不需要有回应,只需要表示听到就好!)
三、 幼儿实验:水中的沉浮
幼儿自由尝试,利用盘中的操作材料进行自主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利用“↑”“↓”填写在第二栏的结果上!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每次只尝试一种材料,观察完毕以后再换下一种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同时指导幼儿利用“↑”“↓”符号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正确记录。
讨论:你们观察到的结果和你们的猜想一样吗?是为什么?
总结:一般情况下,塑料,木块等材质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金属,石块等等材质的物体会沉在水底。
四、观察实验:同种材料的沉和浮
教师出示两个空矿泉水瓶,让幼儿观察,确定两个矿泉水瓶是一样的。然后往一个瓶子中注满水,一个瓶内保留空气。同时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
讨论:为什么有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的水下?
小结: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五、幼儿再次实验:改变沉浮
提出尝试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师引导幼儿猜测并进行讲述,教师记录方法并带领幼儿一同将猜测的方法演示出来,观察猜想是否可行。(如:将装水的瓶子放在泡沫板上,将空瓶子绑在重的石块上等等)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统计猜想是否成功!
小结: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 19
设计意图:
夏天,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评: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既能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评:每组一个西瓜为每个幼儿直接感知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克服了怕幼儿不会观察、怕纪律难以维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让幼儿充分观察,从而了解幼儿的观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参与该活动是否主动、积极等情况。]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评: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让幼儿表述的环节,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知结果,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评: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幼儿通过比较,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好处。]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不是用本班的幼儿来上的,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不了解。所以重点认识休止符“0”,知道休止符“0”的出现表示停止。把重点设得太简单了,当提问到“0”在音乐里表示什么,幼儿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而难点已基本突破,幼儿能自己编动作来表现吃西瓜的经过。
可是,在引导幼儿怎么样才能吃到好吃熟的西瓜这一环节,由于我的引导语用的不好,幼儿很难说出什么样的西瓜才是好吃的。
中班科学教案 20
活动目标:
1、对周围事物有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体验连接成功的快乐。
2、尝试用各种方法将不同的物体连接起来。
3、了解各种连接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为《猴子捞月亮》的动画节选和生活中的连接)。
2、操作材料:
第一次操作材料:固体胶(每组1个)、订书机每组1个、纸宝宝、夹子、牙签。(第一次材料用了收回)
第二次操作材料:
1)穿:串珠、线、吸管、橡皮泥
2)钉:订书钉、订书机、纸盘
3)拧:螺丝钉、瓶子
4)拼:雪花片、潜力软胶插子
5)夹:夹子、彩色纸条、布条、纸盘
6)粘:牙膏盒、药盒、固体胶、纸盘
(材料分别用几个箱子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材料然后到座位上去操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兴趣。
1、观看动画片段 (播放动画片节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猴子们是怎样捞水里的月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让幼儿自由的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小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呀?
教师小结:
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刚才某某小朋友用到一个词--连接,小猴子们一只抓住一只,一只连着一只,是用连接的方法捞水里的月亮的。(引导小朋友们说出猴子是用连接的方法捞的)
二、找连接、说连接
1、尝试连接。
1)出示纸条,请幼儿尝试用连接的方法将两张纸连接起来。
师:你们瞧,老师请来了纸宝宝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请你们想办法把它们连接起来,你们可以使用一种小工具,看看谁的办法好。
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适当指导。
3)请幼儿说说实验的结果。
师:小实验成功了吗?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让纸宝宝连接起来的呢?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操作,感受一些基本的连接方法。这个环节比较简单,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发现连接
1)提出新问题:小朋友们真会想办法。刚才我们用订的方法、粘的方法、穿的方法、夹的方法,帮纸宝宝接连在了一起。你们真是太棒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连接,让我们来找一找吧。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哟!
2)和幼儿一起找找说说生活中的连接。
师:(1)你们瞧,这是什么,是用穿的方法连接起来的,太漂亮了!(ppt展示项链、门帘等图片)
(2)栅栏用螺纹钉连接起来变得更加牢固;(展示栅栏图片)
(3)水管用拧的办法连接起来把自来水送到千家万户。(展示水管图片)
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还发现了哪些连接?谁先说?(请小朋友们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连接的作用可真大呀,小小的连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三、试连接、做连接
让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将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连接起来,做成有趣的或是有用的'东西。
教师交代要求:
1、今天,我们的连接工厂马上就要开工啦!在你们的身后有一些奇妙的箱子,里面有好多好多材料,待会儿,请你们打开看一看。开动小脑筋,用合适的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做一件你想做的的东西。好,现在就请你们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箱子吧。看看谁是今天的连接小能手。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连接。
3、师幼一起交流总结,共同分享。
师:好了,现在就请你们自己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并放到展示区展示。
四、结束
教师:你们真是太有创意了,个个都是连接小能手,今天,我们用穿、粘、夹、 拧、拼等方式把东西连接起来了,小朋友们回家后再想一想,问问爸爸妈妈,还有没有其他的连接方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活动难点: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这些水果都有籽吗?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 2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标志,学会看标志。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游戏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标志
提问:今天邮递员叔叔送来一封信,你们猜猜是谁送来的?
师幼:原来是小羊们邀请我们去做客。
喜羊羊是一只最爱动脑筋,最机智,最灵活的羊,它给小朋友们设置了一点点小难题,每个小羊家门口都有一个标志,小羊们提醒可以通过这些标志寻找他们的家。让幼儿观看大屏幕:
提问:大屏幕中有什么?有几个标志?
幼儿:标志、五个标志
二:基本部分
1.师:谁能认出、说出屏幕中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五个标志全部答对,就能进入羊村,依次了解图片:
(1)第一个是——无障碍通道
引导幼儿观察标志,说出特征。
问:在哪见过?——路上、楼梯
(2)第二个是——扔垃圾的标志
引导幼儿观察标志,说出特征。
问:在哪见过?有什么形状的垃圾桶?(圆形的、还有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环保垃圾箱……)
(3)第三个是——餐厅
引导幼儿观察标志,说出特征。
问:在哪见过?——公园里、公路上、
(4)第四个是——公共电话
引导幼儿观察标志,说出特征。
问:什么情况下见过?幼儿:忘记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的时候
(5)第五个是——公共厕所
引导幼儿观察标志,说出特征。
问:在哪见过?
2.出发游“羊村”。
(1)师:看好标志别走错,向羊村出发,小汽车开开,开车要注意交通规则哦,不然会被扣分的。第一个标志出现。
提问:第一个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幼儿:不能拐弯的标志
师:有多种转弯,不能左转弯,不能右转弯,这个标志是什么?
幼儿:不能左转弯
师:怎样看出不能左转弯的?
幼儿:有一个箭头,还有一条红线
(2)继续走,又出现停车场的标志“P”,不乱扔垃圾的标志、公共厕所的标志、公共电话标志、餐厅标志、无障碍通道的标志。
3.前面就要到小羊们的家了,到朋友家做客不能空着手,我们要带礼物谢谢小羊们的邀请。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礼物。
师:看看礼物上有什么?让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志?
幼儿:质量安全(在大屏幕中出现)
师:质量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食品经过检验合格,可以放心买来吃的。
4.我们一起把礼物送个小羊们吧。
(1)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美羊羊的家
师:美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扔垃圾标志的旁边。
(2)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沸羊羊的家
师:沸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沸羊羊的家在餐厅的旁边
(3)幼儿:咚咚咚,有人吗——懒羊羊的家
师:懒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懒羊羊的家在无障碍物通道的旁边
(4)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喜羊羊的家
师:喜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喜羊羊的家在公共电话亭的旁边
五:活动延伸
一起去草地上和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做游戏,下次还可以找村长、暖羊羊玩。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 23
活动目标:
1、通过比比、尝尝、数数等活动,了解牙齿的一些简单的特征工功能。
2、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了解换牙的一般常识。
3、发蔚县幼儿的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镜子人的手一个、食品若干。
2、牙齿模型一个,有关牙齿三兄弟(门牙、犬齿、臼齿)形状、功能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嘴巴里的牙宝宝。"
(二)运用感官进行探索,了解牙齿的一些简单的特征、功能。
1、数一数(知道牙齿的数量)。
(1)"知道你嘴巴里有多少牙宝宝?让我们请镜子帮忙,照一照、数一数。"(幼儿自己数,同伴之意相互数)
(2)"你们嘴巴里上面有几颗牙?下面呢?一共有几颗牙?"
2、比一比(知道牙齿的名称)
(1)"你们嘴巴里的牙宝宝模样长得一样吗?张大你的'嘴巴看一看,比一比"。
(2)"守在门口的叫什么名字?有尖尖的头的呢?最里面肥肥胖胖的又有什么名字?"
3、尝一尝(知道牙齿的功能)"牙宝宝模样不一样的,名字不一样,它们的本领也不一样,让我们来尝一尝,看看它们的本领到底有什么?"给舍图片、模型小结:现在我们小朋友嘴巴里的牙齿有差不多有20颗,每天你开口笑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是门牙,它负责将食物咬断,门牙旁边有尖尖的头是犬齿,它负责将食物撕碎,最里边肥肥胖胖的叫臼齿,它负责食物过口腔的最后一关将它们完全磨碎后吞进肚子里。
(三)了解的换牙的一般常识。
1、刚出生的婴儿有牙齿吗?你有没有的换过牙?
教师小结: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牙齿,这样,吃奶时就不会咬痛妈妈的了。大约长到七个月大小时,小宝宝就开始要吃些主食了,这时,也开始长牙了。我们称它为"乳齿",到六岁开始换牙,新长成的称为"恒齿",全部长成有32颗呢。
2、人会的是牙,那动物会不会的换牙呢?
丰富知识:动物也会的换牙,马和狮子一生的换一次牙,蛇和鳄鱼则一生的是好几次牙。
(四)了解护牙的一般常识
1、假如人没有牙齿会怎么样?
2、牙齿会生病吗?我们怎么样保护牙齿?
师生共同小结:当我们牙齿痛、有蛀牙时就必须去找牙医治疗。不过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保健,吃完东西要立刻刷牙、漱口同,才不会蛀牙喔!
活动延伸:
1、回家找资料查查还有哪些动物也要的换牙,它们一生换几次虎?
2、看看老爷爷、老奶奶的牙,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又要掉牙了?掉了还会再长吗?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观察和探索中,了解刷子的异同点、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
2、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刷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刷子,如牙刷、杯刷、鞋刷、长柄刷、眉刷、衣刷、浴缸刷、厕所刷等摆放于活动室的周围。
2、杯子、瓶、娃娃、衣服、裤子、抹布、皮鞋、盆等标记。
3、录象:各种新的电动刷子。(如机器设备上的电动刷、马路清洁车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刷子,了解刷子的名称、特点、用途。
1、幼儿观察刷子。
A:师:小朋友!我们的周围是什么呀?(刷子)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什么时候看见过?人们用它干什么?
B:幼儿下位观察并自由交流。
2、集体交流:
A:你认识哪些刷子?它有什么用?
B: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毛长、有的毛短,有的毛软、有的毛硬,毛的颜色不一样,有的是铁丝做的……)
3、教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刷子:眉刷、床刷等。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刷子?人们用它干什么?
师作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刷子,它们可以帮我们做许多事。真是我们的小帮手。
二、拓展经验,了解先进技术带来的刷子变化。
A、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又出现了许多电动刷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B、幼儿观看录象,感受刷子的新变化。
三、送刷子回家。
A、游戏:送刷子回家。
引导幼儿根据刷子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幼儿将牙刷贴上牙宝宝,将鞋刷贴上鞋子……)
B、幼儿操作。
幼儿自由选择、相互合作模仿成人的活动。(用牙刷给宝宝刷牙,用鞋刷相互刷皮鞋,用衣刷模仿妈妈刷衣服,刷裤子,用杯刷刷杯子,用长柄刷刷地,用眉刷相互化妆等等)。
活动反思:
兴趣与情感是思维最大的驱动力。在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围绕“刷子”这一话题进行尝试探索,较好地贯彻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
中班科学教案 25
活动目标
1、用各种感官感觉事物,喜欢科学探究。
2、了解感知器官的重要性。
3、能用语言清楚描述各种感觉,发展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糖果、香水、毛绒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小手拍一拍》的游戏,边念儿歌边用手指相应的五官。
二、活动过程。
——请幼儿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睛。请幼儿说一说,闭上眼睛和睁开眼睛有什么不一样?(闭上眼睛看不见,睁开眼睛才能看见)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没有眼睛就变成了瞎子,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拿出一块糖果,提问幼儿,要想知道这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需要用我们什么器官?(嘴巴)请其中一个幼儿尝一尝这块糖,并告诉大家味道。
——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没有嘴巴,世间的美味就无法品尝。
——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幼儿,我们用什么听美妙的音乐?(引导幼儿说耳朵)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并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说一说教师模仿的是什么动物。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没有耳朵就会变成聋子,什么也听不见。
——教师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喷洒一点香水,带领幼儿闻一闻,说一说闻到什么味道,找一找香水味道来自哪个角落。
——鼻子是用来闻味道的,没有鼻子就没有了嗅觉,什么都闻不到了。
——准备一些物体如冰块、毛绒玩具等,让幼儿用手摸,感受触觉。并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摸到的物体。
小结: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没有眼睛什么都会看不见;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需要耳朵来分辨;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各种美食都要经过嘴巴才能被身体吸收;鼻子是用来闻味道的,没有鼻子也不行。皮肤也可以让我们触摸到各种事物,也是身体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
三、找茬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说一句器官作用的话,幼儿纠错。例如:
——师:我能用眼睛吃苹果。
——幼:错错,我能用眼睛看苹果。或者我能用嘴巴吃苹果。
教师总结:眼睛、鼻子、舌头、耳朵、皮肤都有各自的用处,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
活动应变
糖可以用其他的食物替换。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幼儿园周围进行感官调查,记录用各种感官感受到的事物,进一步了解感觉器官的用途。
区角活动
益智区:教师准备一个大箱子,把各种各样幼儿熟悉的物体放入箱子,请幼儿来摸,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摸到的物体。
环境创设
张贴幼儿的感官调查表,让幼儿利用自由时间进行观察、分享。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玩摸、闻猜物的游戏,锻炼幼儿的触觉和嗅觉。
随机教育
提示幼儿有些东西不能随便乱触碰,例如电插座等,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26
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
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活动过程:
1、幼儿跳集体舞。跳完舞蹈后,请幼儿说说运动后的感受(想休息),并请幼儿自由休息。教师问幼儿:“你睡觉时需要些什么呢?”幼儿一边讨论一边休息。这时播放课件,背景屏幕换成第一种动物的图片。
2、看课件,感知动物不同的睡姿。
请幼儿逐一欣赏课件。各种动物的出现方式不一,有的用动物的叫声、有的'用滑稽的配音。出示主画面后,请幼儿先想想这种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进行表演。幼儿表演完后,再请幼儿观看正确的答案,并模仿正确的睡眠睡姿。(幼儿可随意选择动物)同时用游戏的形式学习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连线游戏《它怎么睡觉?》
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女生进行趣味知识比赛,请幼儿用连线的方法指出各种动物是如睡觉的?同时巩固词汇:缩、倒挂、趴等词。当幼儿连对了,电脑就会奖励幼儿一个笑脸娃娃;连错了,电脑会鼓励幼儿再连一次,直到连对为止。比赛结束后,两队比一比看哪队积的笑脸娃娃多,就获胜。
4、玩游戏:找朋友。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动物们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动物们就回家睡觉。睡觉时必须十分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每一个小动物必须找到自己的家。
(2)幼儿游戏。
(3)增加游戏难度、扩大游戏范围。幼儿不仅可以模仿学过的动物、还可以模仿其他的动物,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的?教师可让幼儿充分想象,对幼儿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不急于给幼儿答案,请幼儿自己下课后想办法求证,找寻答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 2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
2.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涂有红、黄、蓝颜色的小手掌;魔术箱;红、黄、蓝颜色的水:装有红、黄、蓝颜料的瓶盖。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一碰》,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发生变化
1.幼儿随音乐《碰一碰》进入活动室。
师:咦,小朋友,你们的小椅子上都放的什么呀?看一看你的小手掌上都有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请幼儿自由回答并提问。如:你在哪里见过红颜色的东西?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有颜色的东西。(以此形式再提问黄色、蓝色)
2.开始游戏
请小朋友随音乐《碰一碰》找一个跟自己手掌颜色不一样的好朋友来碰一碰,并提问:“小朋友,你的小手掌颜色有什么变化?(变色了)。让小朋友随音乐再找一个跟自己颜色不一样的朋友碰一碰,再次感知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发生变化。
二、魔术表演,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配色后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今天,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游戏,还给小朋友准备了神奇的魔术呢!小朋友要瞪大眼睛,看看魔术到底是怎么样神奇的呢?
教师准备三个瓶子,里面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每个瓶子里插上两根带有开关的塑料管。音乐响起,教师进行魔术表演。表演完后提问幼儿:“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小了)到哪去了呢?(流到鱼缸里了、不见了等等)有的小朋友说是流到鱼缸里去的。瓶子里装的是红色、黄色、蓝色的水,为什么鱼缸里却没有红色、黄色、蓝色的水呢?鱼缸里现在是什么颜色?这是怎么回事呢?此过程让幼儿各抒己见。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吧。(教师拉开帘子)哦,原来水是顺着管子流到下面鱼缸里去的,看一看每个鱼缸里都有几根管子,管子里有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能说出:红色碰上黄色就会变出橙色,红色碰上蓝色就会变出紫色,蓝色碰上黄色就会变出绿色。
三、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两种颜色配色后神奇的变化
“刚才这个魔术不仅老师能变出来,小朋友也可以变出来,小魔术师们,你们试试吧!”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瓶子里有一种颜色,请小朋友找一个相同颜色的即时贴贴在瓶子的身上,记住它就是瓶子里现在水的颜色。还有的颜色藏在瓶盖里,请小朋友找一个跟自己瓶子里颜色不一样的瓶盖盖上去,拧拧紧。
此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三张桌子,第一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红颜色的水,并配有黄色和蓝色标志的。瓶盖;第二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黄颜色的水,并配有蓝色和红色标志的瓶盖;第三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蓝颜色的水,并配有黄色和红色标志的瓶盖。
小朋友,快到老师这里来!我们的魔术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变魔术要有神奇的咒语呀,跟老师一起念咒语吧:“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让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
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晃动瓶子里的水,让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小魔术师们快看,你手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通过提问,巩固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分别会变成橙、紫、绿三种颜色。
四、幼儿喷色,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魔术师们可真厉害,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大树、小草)大树和小草都是什么颜色的呢?(绿色)以同样的形式出示南瓜、桔子、葡萄等。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颜料来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幼儿进行喷色活动,体验颜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五、结束部分
颜色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让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更多有颜色的东西吧。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28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2、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重点: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难点: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活动准备:
挂图《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水》水彩笔、纸等自制标记用材料每人一份,教师自制节水标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判断对错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大家来做小裁判,看看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并说说哪些是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并说出理由为什么?
二、了解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观看《地球上的水》宣传片,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知道水的重要性,让幼儿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讨论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1、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节水的办法?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是怎样用水的?
3、我们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4、如果你看到别人污染或浪费水,你怎么做?怎样提醒那些人?
四、尝试制作节水标记
1、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要节约用水?或提醒大家要节约用水呢?
2、教师出示已做好的节水标记,告知幼儿标记的意义。
3、引导幼儿设计新颖的标记,并自制节水标记。
4、幼儿运用水彩笔、纸等材料自制标记。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自己所住的周边环境、小区中张贴节水标记,说说哪个地方应贴上这个标记?
中班科学教案 29
设计思路:
图形在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中班的幼儿已经对一些几何图形具有了粗浅的认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比较喜欢直观的、形象的、趣味性的东西,为了让幼儿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小熊的饼干店》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趣味的活动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进一步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学习按照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学习图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将活动室布置成小熊饼干店;
2、材料准备:①饼干:用卡纸做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若干,摆放在小熊饼干店内;②烤箱: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盒当烤箱;③食用饼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若干;④操作材料:橡皮泥、卡纸、画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小熊的饼干店刚刚开张,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参观!让我们搭上汽车出发吧!”
2、播放音乐《汽车嘀嘀嘀》,师带领幼儿律动,来到已经布置好的小熊饼干店。
(二)、观察对比,感知特征
1、幼儿自由参观饼干店,师:“小熊做了这么多香烹烹的饼干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集中幼儿讨论“小熊做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3、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在生活中见过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其他物品;
4、师小结并归纳四种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操作游戏,学习分类
1、做饼干
⑴、师:“小熊饼干店今天刚刚开张,生意特别好,饼干都不够卖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熊吧!请小朋友们帮小熊做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来。”
⑵、幼儿制作饼干:幼儿用橡皮泥做饼干,要求做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
⑶、介绍自己制作的饼干的形状和特征。
2、烘饼干
⑴、师:“小朋友都做出这么多漂亮的饼干,现在我们一起来烘饼干吧!请小朋友们把已经做好的这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放在不同的烤箱里!”
⑵、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饼干的形状选择对应形状的烤箱放好。
3、分饼干
⑴、师:“饼干都烘好了,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帮小熊一个忙,把烘好的饼干分开来放好!”
⑵、将幼儿分成四人一组,把不同形状的饼干分放在一起,让幼儿互相合作,根据饼干的不同特征来分类;
⑶、师根据幼儿分类情况进行小结。
4、吃饼干
⑴、师:“小熊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帮助他,特意拿了些饼干让我们品尝呢!”
⑵、幼儿吃饼干,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吃的饼干的形状。
(四)活动延伸,强化巩固
1、师:“小朋友们都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呢?我们把饼干的形状画下来吧!”
2、幼儿画饼干:幼儿用卡纸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并剪下来;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画的饼干的形状和特征。
活动点评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充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幼儿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30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教给孩子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使幼儿通过动手实验,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洗洁清,瓶子,吸管等材料,使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玩玩、做做、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幼儿敢于操作,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活动准备:
1、装有一定量清水的瓶子,吸管若干,小勺若干。
2、洗洁精、洗衣粉,牙膏,清水、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
幼:我们吹过泡泡
师:那你们知道泡泡瓶里的魔水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幼:知道,是洗洁精
幼b:不知道
师:那到底是用什么制成的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
2、幼儿动手做泡泡魔水。
师:小朋友发现桌子上有什么?
幼a:瓶子、吸管、勺子。
幼b:洗洁精,洗衣粉
幼c:牙膏,清水
师:你们想玩一玩吗?(想)
幼儿探索操作(相互交流探索结果)
幼a:我把洗衣粉放一勺在瓶里,?
幼b:我放了牙膏,不溶化
幼c:我放了少量的洗洁精,搅动也出了泡泡。
教师小结:弄不出泡泡的小朋友不要着急,遇到困难要耐心,可以再试一次呀!
3、幼儿玩泡泡
师:小朋友,你们有的可能是第一次做泡泡魔水,好玩吗?那你能把自己做的泡泡魔水让它放起来吗?来我们试一试。
幼a:我的泡泡飞了起来。
幼b:我的泡泡都跑在桌面上了,把瓶子都埋在底下了。
幼c:飞起的泡泡落在我的手上,胳膊上。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泡泡,那么你们知道泡泡是什么颜色吗?
4、幼儿说泡泡
幼a:我吹出的泡泡有大有小
幼b:为什么我的泡泡在桌面上不灭呢?
幼c:我的泡泡飞到天上什么颜色都有。
教师小结:吹到桌面上的泡泡不灭,是因为泡泡下面有少量的水,空中的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多种颜色,所以我们看起来好漂亮。
5、游戏《吹泡泡》
方法:教师放《吹泡泡》的歌曲,幼儿可以随音乐吹出自己的泡泡,也可以随音乐节奏以优美的舞蹈表达吹泡泡的快乐。
6、小结
师: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明白了原来自己动手也可以做出神奇的吹吹魔水,在这节活动中,小朋友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可教师也不知道答案,今天回去,可以问爸爸、妈妈或请他们帮忙上网查一查,明天,你也来当一回小老师,告诉我们答案好吗?
最新范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最新30篇】12-18
电梯安全幼儿中班教案【优秀2篇】12-18
小班音乐亲亲我教案(优秀2篇)12-18
幼儿园小班风车教案(优秀11篇)12-14
中班社会《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教案优秀8篇12-08